
29棟高樓同時拔地而起,這是什么技術?施工現場看不到建筑垃圾,是有什么法寶?管理人員遠程即可操控全場,這又藏著什么奧秘?11月29日,湖北省最大裝配式建筑項目現場觀摩會在武漢市“沌口片區六村綜合改造”項目現場舉行。此次次觀摩項目由武漢車都集團投資、中建三局建設。觀摩會現場,記者走進鋼筋水泥的森林,帶你一一解開其中的奧秘。
裝配式應用元素湖北之最,施工現場更綠色文明
據了解,沌口六村項目總建筑面積為80.3萬平方米,29棟高層住宅及商業配套正同期施工,是湖北省最大體量裝配式還建房示范項目。
觀摩現場
在施工工地,記者看到從裝配式工廠運輸過來的預制外墻、預制疊合板、預制樓梯、預制陽臺隔板、預制空調板等10余種部品構件,按照吊裝順序被一一編號依次排放,保證了有序運輸和高效吊裝。相較于傳統建筑現澆混凝土的施工方式,裝配式元素的廣泛應用,更大程度地保障了施工現場灰塵更少、噪音更低、污染值降到最低,綠色建筑生態環保理念在這里得到有力踐行。
智慧工地系統保駕護航,安全施工實現精準管理
刷臉打卡進出工地、二維碼VR安全教育、塔機安全監控、升降機監測、揚塵噪音監測、移動易檢……
在工地現場,記者充分感受到智慧工地系統,這一“工地大腦”滿滿的智能化。該系統運用BIM、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沉浸技術、智能算法等先進技術,為現場工程管理提供了先進技術手段,構建工地智能監控和控制體系,能有效彌補傳統方法和技術在監管中的缺陷,實現對人、機、料、法、環的全方位實時監控,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控”。
沌口六村項目經理孫安峰介紹,智慧工地云平臺采用云端服務的方式,可以簡化管理員的操作,利用平臺、手機即可隨時隨地掌握現場實際狀況、施工進度、資源使用情況,明晰現場執行人員工作任務等,以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進行項目全局優化。
項目現場鳥瞰圖
精益建造保障施工質量,讓建造速度更快更穩
項目采用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建造,以前端集成策劃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裝配式建筑如何建設?構件怎么生產?現場如何施工?
事實上,該項目作為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的重要示范,這些問題在項目施工前,已進行了設計與預演,并能根據項目需求,策劃制定現場狀態,為現場管理提供技術指導,保障項目高效實施。
例如,預制外墻采用結構、保溫、機電一體化的三明治外墻板,門窗洞口的壓槽、鷹嘴一次成型,線盒、管線預埋,機電洞口預留一次成型,避免二次返工,有效提高整體效率。套筒灌漿是裝配式建筑現場施工的核心環節之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裝配式建筑的安全和質量。
會議交流
在觀摩會現場可以看到,套筒灌漿采用二維碼/芯片唯一性標識技術,施工人員按照施工流程及標準進行嚴格操作,操作結果被實時上傳至項目建造智慧管理平臺與湖北省建設工程質量及檢測監管平臺,能夠及時反饋注漿的飽和度情況,進而保證墻體質量的可靠性。這些部品構件的安全有序應用,確保裝配式建筑施工環節多余工序減少、工作面閑置減少、資源浪費減少,提高一次成優率、減少一次性措施投入,最大程度保障“零窩工、零返工、零缺陷、零事故、零浪費、零庫存”。
據悉,該項目已實現五天一個裝配式標準層速度,項目正在研究爬升式施工平臺技術、電梯井爬升平臺技術、室內電梯永臨結合技術,后期將結合應用預制構件吊裝整體策劃、可實現標準層施工三天一層的裝配速度,將更加綠色高效、節能環保。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湖北省已提前一年超額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全省開工建設裝配式建筑不少于1000萬㎡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湖北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將達到30%以上,裝配式建筑必然會成為未來建筑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記者熊源、通訊員劉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