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記者從武漢海關了解到,武昌海關于近日完成了湖北首家復印機入境維修及再制造企業的首批復印機檢驗監管工作,標志著復印機入境維修及再制造業在湖北正式運行。
這批再制造用途復印機系從日本進口,武昌海關工作人員依據《關于推進維修/再制造用途入境機電料件質量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質檢檢[2015]592號)文件要求,對此批復印機品牌、型號、數量、標簽、有無夾帶違禁物品等項目進行核實后,組織相關企業開展專題業務培訓,宣傳入境維修及再制造產業相關政策、海關規定、監管要求、業務流程等,協助業務職能部門指導相關企業完成了相關資質審核和海關注冊。
同時,武昌海關還協調溝通口岸部門便利化通關,定期監督指導相關企業履行質量安全、衛生、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做好待利用件核銷管理和無法利用件的返還管理,并加強對入境維修及再制造的全過程監管和涉及安全、衛生、環境保護項目的評估,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做好產成品相符性驗證。
據了解,“入境維修”,是指通過維護、修理、檢測、升級或其他維修處置使入境機電料件局部受損功能恢復或原有功能升級的生產活動。“入境再制造”,是指將主體部分不具備原設計性能但具備循環再生價值的入境料件完全拆解,經采用專門的工藝、技術對拆解的零部件進行修復、加工,產業化組裝生產出再生成品,恢復或超過料件性能的生產活動。經過“再制造”的產品,可產生新的序列號及品牌。
目前,國家多個部門明確支持包括辦公設備在內的再制造產業發展。再制造與制造新品相比可節約成本50%,節能60%,節材70%,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經過維修再制造的復印機,其技術性能和安全質量均能達到原產品同樣的標準。培育和發展再制造產業,是國家應對國內數以億計的存量打印設備淘汰下線進行環保處理的根本性措施。
武昌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入境維修及再制造業是湖北新生行業,政策規范性強,通過服務前置與嚴格監管相結合的手段,較好地解決了相關企業在通關過程中的疑問和顧慮,幫扶其提升了生產管理水平,推動了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獲得企業高度評價。(通訊員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