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人大副主任、黃岡市委書記劉雪榮一行來該校視察
安全責任大于天!“安全”是黨中央、國務院直至各級黨委政府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首要前提。食品安全管理是學校的一項重點工作,作為學校領導必須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負責,筑牢安全防護墻,讓領導放心,讓家長安心,讓學生舒心。為落實上級領導要求,有效消除學校食品安全隱患,保障學生身心健康,近幾年來,浠水縣關口小學在校長張華的帶領下,做到了“三個強化”,實現了“三個確保”:
強化監管,確保學校食品安全責任全面落實
該校行政一班人極端負責,齊抓共管,構建學校食品安全網絡。全校建立健全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及責任體系,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后勤總務主任直接管理,明確了責任體系,層層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全校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校長直接抓管理,層層抓落實的學校食品安全責任鏈條,實現了對學校食品安全監管的無縫對接。
他們建立了一整套學校食品安全考核、督查制度,將后勤食品安全工作納入“評先評優”的重要內容,對出現食品安全事故的分管領導及后勤工作人員實行“一票否決”;對上級主管部門檢查和抽查排列后三位的主管負責人實行誡勉談話。該校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各項管理人員的崗位考核體系中,定期進行考核評估。學校行政一班人定期和不定期對食堂衛生、儲藏、留樣、紅白案加工、進出貨臺賬進行巡查監督,發現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相關個人及分工負責人按照整改通知書及時整改。同時明確責任,制定和健全學校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按照縣教育局文件精神出臺了《關口小學食品安全責任追究辦法》。對工作不力,疏于操作和管理,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隱患或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追究相關主管及分管有關責任人的責任,扣除相關人員的崗位績效工資,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二、強化培訓,確保食品安全管理專班素質提高
學校不斷加大對食品安全管理的工作力度,充實食品安全及從業人員隊伍,從去年秋季起,配備了專職食品安全管理員。嚴格落實上級要求的“五員制”及“學校由家長成立的膳食委員會”工作制度。定期對食堂操作人員、衛生監督員、營養指導員、食堂質量監督員和伙食成本監管員的五員外出及校內培訓。還成立了由學生、教師、家長及村干部和鎮人大代表等六至八位代表組成的膳食委員會,參與管理與監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不但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從業人員業務素質。每學期組織食堂從業人員參加外出培訓學習,增強后勤崗位的服務意識,強化工作責任,提高基本技能。同時,每年初組織從業人員進行了健康體檢,嚴格規定,凡是上崗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三、強化管理,確保學校食品安全零事故
該校從建立健全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入手,制定了《關口小學食品安全管理各項制度》,《關口小學食品流通管理流程》,《關口小學食堂管理制度》,《關口小學食堂財務管理制度》,《關口小學食品衛生留樣安全管理責任狀》,《關口小學食品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預案》,《關口小學食品衛生安全責任追究制度》,《關口小學食堂原料索證采購制度》,《關口小學食堂從業人員工作職責》,《關口小學食堂用具消毒及加工管理制度》,《關口小學領導試餐、陪餐制度》,《關口小學食堂食品留樣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校領導積極向上爭取資金,不斷改善食堂條件,全面實現食堂提檔升級。近年來,該校通過爭取項目及自籌等方式共投資40萬余元,改擴建食堂360平方米。去年秋季,利用“全面改薄”資金,為食堂添置留樣冰箱、消毒柜、開水機、電動做菜機、搓面機、葷素菜池、大型掛式油煙機、新換桌椅120套。大力推進廚房“明廚亮灶”工程,使食品操作間里的衛生條件、加工過程由電子攝像頭全覆蓋,整個食堂加工間處于全體師生的監督之下,讓師生吃的安心,吃的放心。
學校全面規范食品安全工作流程,全力推進精細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要求后勤崗位人員樹立“四種意識”(安全意識、服務意識、環保意識、質量意識);嚴把“四個環節”(采購環節、出入庫環節、加工環節、留樣環節);抓好“四個常規”(常檢查、常保潔、常教育、常維護)。同時,在管理中嚴把“四道關”(原料采購關、原料儲存關、加工制作關、食品留樣關)。定期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配合上級主管部門積極開展校園周邊食品的整治行動,對臟亂差的食品攤販強行予以取締,對不能按照規定索證索票的兒童垃圾食品經營戶、經營過期食品經營戶等依法予以處理。
深化連鎖食堂蔬菜超市配送管理模式,實現“四統一”:該校食品由浠水商場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統一服務。杜絕“三無”食品,發霉食品進入校園,建立安全規范的校園食材消費市場。做到師生吃喝讓領導放心、家長安心、學生舒心的服務和管理。(本網訊熊文勝 通訊員張冬保 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