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第七屆中西醫結合血管病學大會在武漢召開,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教授黃從新在會上作了題為《心律失常治療——路在何方》的學術報告,他認為,中醫藥可能就是心律失常治療的一個偉大寶庫。
黃從新說,心律失常是一個常見多發疾病,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會沒有心律失常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臨終前不是心律失常的,心臟性猝死80%是心律失常性猝死。
黃從新認為,對心律失常的非藥物治療雖然很多,但是手術的平臺要求很高,醫生要有專門的儀器設備才能進行,而且醫療費用高,顯然不符合中國的國情。
據了解,藥物治療是絕大多數心律失常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它能夠緩解癥狀,患者也樂意接受。黃從新表示,現在循證醫學對藥物的評判要求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一個好的藥必須同時具備能夠遏制心律失常、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率、降低總死亡率的能力,只具備其中一條或兩條的都不能算是好的抗心律失常的藥物。黃從新感嘆:“我在心律失常領域泡了大半輩子,現在真正讓我用藥很難。”
黃從新認為,過去抗心律失常藥物的研究走入了狹窄的通道,現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研發思路要重新整理。報告中,黃從新高度點贊中醫調理理論,他說,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中醫參松養心膠囊具有調節神經功能和改善心臟功能的作用,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外。
黃從新介紹,經研究發現,對于患有缺血性心臟病并伴有心律失常的這一部分病人,中醫參松養心膠囊能增加微血管密度、增加微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加心肌的血流量、增加心臟的舒縮力、增加心臟射血分散,改善竇房結等功能。從臨床上看,中醫參松養心膠囊對中重度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患者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驗證結果是減少了室早的發生,改善了心臟功能,改善了6分鐘步行距離,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黃從新在報告中總結,中醫參松養心膠囊具有多重心臟效應,它既可以調律,又可以改善心臟的功能,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個藥既可以調律又能改善心臟功能的,我們偉大的中醫中藥卻取得了這樣的作用。
研究抗心律失常的藥路在何方?黃從新最后在總結中說道,路在腳下,路在新研究思路指導下的心電生物學研究,可能最后會得出一個結果——我們的中醫中藥可能就是心律失常治療的一個偉大寶庫。(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