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唐煜9月25日報道,武漢市檢驗檢測認證整體實力處在中部領先地位,在全國進入第一方陣。25日,在武漢市開展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活動上,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檢驗檢測資源較為優質,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已獲批建設國家級檢驗檢測集聚區。
今年全國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活動的主題為“檢驗檢測,為民服務”。該項活動已連續舉辦八屆,今年是第九屆。
武漢市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活動當天,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硚口區市場監管局,以及企業代表、社區代表、媒體代表等走進武漢信測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參觀了半消聲實驗室、點爆實驗室、環境振動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等,該公司還介紹了檢驗檢測機構的基本要求、武漢信測的主營業務范圍及工作流程等。
半消聲實驗室
據介紹,武漢信測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作為國內民營第三方汽車零部件檢測機構,在其研究領域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和競爭實力,研發能力突出,為汽車相關企業和研發機構提供標準解讀、方案設計、測試試驗,測試數據解讀和分析全套服務,為武漢市汽車零部件產業質量水平提升貢獻了很大力量。
武漢市市場監管局認證認可與檢驗檢測監管處處長胡翔說,通過組織人員參與“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活動,實地參觀檢驗檢測機構實驗室,促進社會各界了解檢驗檢測工作,增強對檢驗檢測的認識,提升檢驗檢測工作價值地位,重點宣傳檢驗檢測機構對當地經濟社會所作的貢獻。
檢驗檢測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之一。作為高科技生產性服務業,檢驗檢測在支撐創新、保障民生、服務監管方面發揮著基礎技術支撐作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目前,武漢市已形成以24個國家級質量技術中心為標桿,20個省級質量技術中心為硬核,以檢驗檢測技術為核心的檢驗檢測特色產業園和集聚區的檢測平臺,不僅覆蓋食品、建材、電器、紡織等傳統產業領域,更有電子信息、汽車、智能制造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基本建成適應武漢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檢驗、檢測、認證、計量、產品研發、標準制(修)訂和咨詢一體化服務。
截至2018年底,武漢市備案注冊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共計600余家,檢驗檢測認證收入達60億元。武漢檢驗檢測資源較為優質,武漢市僅以湖北占比1/3的檢驗檢測人力資源,完成湖北占比高達2/3的檢驗檢測業務收入。已建成及批籌22個國家中心、14個省級中心。服務領域涵蓋汽車及零部件、鋼鐵、石化、裝備制造、煙草食品、家電輕工六大支柱產業,以及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新興產業,服務范圍覆蓋湖北及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