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4日,記者從武漢海關隸屬武昌海關了解到,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總投資330億美元,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是該項目的實施主體,承擔著我國存儲器跨越式發展、趕超世界一流的重要使命。武漢海關大力配合湖北省“一芯驅動”戰略,全力支持長江存儲公司的建設發展,推動“中國芯”落地生根。
武漢海關隸屬武昌海關高度重視該項目發展,其主要負責人帶隊赴上述企業進行調研,提前了解企業具體通關需求和可能遇到的問題,積極謀劃應對措施,成立跨部門的綜合協調小組,建立常態化協調工作機制,同時根據項目建設進度,適時調整工作重點,做到問題掛牌、動態跟蹤、督辦銷號。
武漢海關針對企業提出的具體問題,結合企業特點,堅持問題導向,定制管用舉措,確保支持精準。
武昌海關主要負責人表示,針對企業因建設周期原因無法取得高級認證資質的問題,武昌海關參照高級認證,并指定專門協調員,設置專辦窗口,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適當降低企業進口貨物布控查驗比例。武昌海關在進口的晶圓自動搬運系統(約1.2億元)屬于不予免稅目錄的情況下,多次征求行業協會意見,積極請示相關部門,爭取歸類支持,同時在海關總署正式批復前,允許企業以減免稅擔保方式進口,確保項目建設進度。
同時,針對免稅進口的生產所需原物料報廢難的問題,武昌海關組織專班專題研究,深入理解政策原意,創新性打破傳統減免稅貨物3年監管期的概念,簡化減免稅報廢品處理流程,極大降低企業倉儲成本和安全管理壓力。
武昌海關將進口貨物減免稅手續審核時限由規定的10個工作日主動壓縮至1至2個工作日,做到特殊緊急貨物隨到隨辦,滿足企業生產用原物料高效通關需求。通過創新施行減免稅ERP批量導入、匯總辦理、無紙化三策疊加模式,實現企業一鍵申報、海關匯總審核、貨物秒速通關;實施全天候通關“綠色通道”,提供“7×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最大限度滿足企業特殊通關需求;充分利用匯總征稅政策,有效解決企業因內部付稅流程繁瑣導致貨物通關時效長的問題。
據悉,2019年前8個月,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累計進出口貨值23.2億美元,辦理減免稅手續4783份,減免稅貨值3.99億美元,減免稅款4.04億元。目前,該項目已實現5000片/月的量產規模,預計2020年5月實現5萬片/月的量產規模,填補國產存儲芯片市場空白,市場份額將占據8%左右,項目遠期規劃將達到30萬片/月的量產規模。(通訊員劉貴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