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楚天都市報8月22日報道,由于水箱、水泵等二次供水設施年久失修,每到夏天用水高峰期,總有不少住高層居民面臨用水難題。今年起,武漢計劃用三年時間,對中心城區1160個用水單元的二次供水設施,進行全面的更新改造。
8月21日,武漢市水務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351個項目開工建設,其中有26個小區已完工通水,這些小區的居民們度過了第一個用水無憂的夏天。
水務人員正在改造二次供水設施
居民開心今夏用水無憂
位于武昌區白沙洲大道的城南新居小區,共有14棟7層住宅樓。因小區無水箱,泵房又廢棄多年,此前每到夏天用水高峰期,高層居民用水十分困難。
家住7層頂樓的周大姐說,高峰期水壓太小,做飯、洗澡、洗衣都是難題。幾乎每天都要等到晚上12點前后,別人家不用水了,才勉強可以洗個澡。“還需要用盆子和桶接好水,以備第二天洗漱用。”
今年,武漢市水務集團對城南新居小區進行了二次供水設施的整體改造,施工人員克服諸多困難,趕在7月來臨之前并網通水。8月20日,記者在該小區看到,這里不但安裝了全新的水箱、泵房,庭院管道和立管已全部更新,水表也完成了出戶改造。
筆者走進6樓居民周先生家中,打開水龍頭,水嘩嘩地流出來。“比以前水壓不知道大了多少,用水完全沒問題!”周先生說。該小區近600戶居民,第一次度過了用水無憂的夏天。
摸排周邊居民樓統一改造
武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居民二次供水設施的改造,并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進行前期摸排和施工方案設計時,著眼于適度超前解決共性問題。“比如我們要改造某個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時,都會摸排周邊小區的用水情況,如果有可能會一并改造。”
8月21日,記者先后來到江岸區銘新巷小區、香杉花園小區、黃埔佳苑小區探訪。武漢市水務集團負責漢口片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的楊華勇介紹,這幾個小區都集并了臨近小區,共同完成了相關的改造。“以銘新巷小區為例,該小區本身只有400多戶居民。在對這個小區進行改造時,我們集并了周邊8個小區或獨棟居民樓,共有1109戶居民都用上了全新的二次供水系統。”楊華勇介紹,集并進來的小區或居民樓,可能有的目前水壓正常,但很多是使用樓頂水箱供水,沒有專業的物業公司定期清洗消毒,水質存在一定的隱患。“這次將它們集并進來后,都使用轉壓供水,居民自來水的水質更有保證。”
26個小區完成改造通水
按照武漢市水務局上半年定下的計劃,今年將對中心城區至少300處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改造。截至21日,已有351處開工,完成工程進度一半以上的共212處。
今年起,武漢將用3年完成全市中心城區居民住宅問題突出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作,共計1160處。具體為,今年完成300處,2020年完成500處,到2021年全面完成改造任務。
武漢市水務局二次供水辦公室相關負責人8月21日介紹,目前,中心城區二次供水改造工作已完成設計402處、立項審查393處、開工351處、工程(外部)完工62處、新系統通水26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