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濃濃敬老情 暖暖夕陽紅
2019-07-31 09:37:33   來源:人民網

  核心閱讀

  當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9億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需要不斷擴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需要營造濃厚的敬老養老助老社會氛圍,讓越來越多的老人感受到暖暖“夕陽紅”。

  

  安徽亳州

  失能老人集中供養

  99歲的方奶奶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板橋集鎮關廟村的五保戶。她感激地說:“如果不是衛生院,我可能早就離開人世了,衛生院就是我的家。”

  目前,亳州市65歲以上的老人達72萬人,占總人口的11%。亳州市在調查中發現,農村地區敬老院一些失能五保老人長期臥床不起,各種疾病纏身,缺乏有效護理。

  亳州市出臺措施,將鄉鎮敬老院移交鄉鎮衛生院管理,探索出一條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的模式。

  去年,方奶奶重度失能,身體虛弱。當地政府安排方奶奶到板橋集鎮衛生院供養。衛生院根據方奶奶的病情制定治療方案,安排專職醫生跟蹤治療,聘請兩名專職女護工對老人精心護理。

  亳州市要求鄉鎮衛生院按照護工與失能五保老人1∶2的比例配備,并設立專區照護,醫護人員將失能五保老人與住院患者一并醫療護理。全市失能五保老人供養補助標準逐年提高,2017年底,由每人每年1.5萬元提高至2.4萬元;2018年3月,提高到3.6萬元。

  為規范鄉鎮衛生院的管理與照護標準,亳州市制定全市失能五保老人入住鄉鎮衛生院集中供養規范標準。截至目前,共篩查摸底符合入住鄉鎮衛生院條件的失能五保老人1096人。經過精心照護,入住的不能自理的老人53%能夠基本自理,不能行動的老人有78%情況得到改善,患病老人有98%病情得到控制。

  最近,方奶奶不用護工陪伴,能獨自吃飯、走路,體重增加不少。她編織好幾束塑料花,放在自己和其他老人的床頭柜上,花“開”得與方奶奶的笑一樣燦爛。

  江蘇常州

  養老服務全面放開

  夕陽的余暉尚未散去,在江蘇省常州市金東方頤養中心,一群坐著輪椅的老人由穿著藍色工作服的護工推著緩緩而行。

  83歲的余奶奶住在頤養中心一年多,這是一家常州市成立較早的社區養老機構。它是一家“民間投資,政府扶持,市場運作,公益性質”的民辦非企業,采取養老社區模式,收住著近3000名健康老人,百歲以上老人4名。

  余奶奶的子女忙于工作,長時間不在身邊,她缺乏照顧,感覺很孤獨。頤養中心老伙伴多,氛圍熱鬧,她不孤獨了,心情也舒暢了。余奶奶飲食起居有規律,每天與老姐妹們一起唱歌、種花,過得很愉快,身體狀況比原來好多了。說起她為何選擇民辦養老機構,原因在于這里的服務好。

  面對老年人與日俱增的醫療、護理、康復需求,常州市出臺“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等配套文件,打通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的體制機制壁壘,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機構建設、運營和管理。

  目前,常州市109家養老機構中,由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的床位數占比超過65%,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率達92%;“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城鄉覆蓋率分別達到69%和42%,基本能滿足群眾的養老需求。

  “平時有個小病小災,也能在中心治療。”余奶奶對頤養中心很滿意。

  四川攀枝花

  老人健康動態管理

  85歲的崔爺爺第三次來四川省攀枝花第二人民醫院攀西醫養(康復)示范中心康養。他說:“這里服務好,幾個護士對我和老伴兒照料得十分周到。”

  近年來,攀枝花市構建三級綜合醫院為核心,縣級醫院老年病科為重點,醫養結合機構、護理院、康復醫院老年病房為支撐,家庭醫生、村醫為補充的四級老年健康服務網絡,解決了老人養老中的看病就醫難題。目前,全市建有康復醫院2家,13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設立老年病科、康復科,設置老年、康復床位1636張。

  “白天醫生給我們檢查血壓,夜間還來查兩次房,醫養中心就在醫院里面,我們一點兒都不擔心身體狀況。”崔爺爺連連夸贊醫院康養中心的好。

  為進一步提升照護和診療能力,攀枝花市全方位培養老年醫療、護理、康復等專業人才。近3年,累計培養、培訓老年健康服務人才5萬余人次。

  攀枝花還探索出“544”老年健康服務模式,為老人提供專業醫護團隊、健康管理方案等5項保障,老人享受優先就診、優先轉診等4項優先政策,對居家重病老人提供家庭巡診、家庭病床等4項服務,對老人健康實施動態管理。2019年攀枝花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確定為第二批安寧療護試點城市。

  浙江麗水

  深入推進宜居養老

  早上8點,門口接,晚上5點半,送回家。84歲的趙秉佑每天前往浙江省麗水市巖泉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一家專門的康復場所。

  趙秉佑患糖尿病20多年,雙腿行動不便。一個月前,家人幫她聯系上養老中心。“每天上午、下午練上半小時,再散散步,身心狀態都有改善。”趙秉佑說。

  “為盡力滿足老年人‘離家不離社區’的養老需要,我們推進嵌入式養老護理機構建設。”麗水市副市長盧彩柳介紹,目前,全市已建成1842個覆蓋城鄉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統一引進9家專業養老照護機構。

  近年來,當地還加強適老宜老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我們那6層老樓終于有電梯了。”65歲的葉汝明住的小區建成快30年了,老小區老年人多,買米買菜提上樓非常吃力,現在周邊已經裝了6部電梯,大家都很歡迎。

  為了鼓勵老小區適老改造,麗水市重新出臺住宅加裝電梯試行辦法,放寬申請門檻、簡化辦理流程,給予全面支持。目前,麗水市老小區已有20多部電梯投入使用,34個舊住宅區無障礙通道改造率達到100%。

  江西新余

  農村建起頤養之家

  “出門一孤影,進門一盞燈”,78歲的袁愛英住在江西省新余市鵠山鄉鵠山村,一直為養老發愁。她的老伴十幾年前就去世了,鄰居基本都搬走了,子女在市里上班,平時基本看不著人,大多數時間只能待在家里。

  養老成為農村的大難題。“新余市現有73歲以上農村老年人3.94萬人,其中一些老人在生活上缺乏照料,精神上缺乏慰藉,還面臨健康保障等問題。”新余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賴國根說。

  如何既做好普惠性、保障性養老,又讓養老工作有質量、可持續?新余市以黨建為引領,將養老工作列為黨委一項重要工作,在全國首創“黨建+頤養之家”。

  經過充分調研測算,再結合農村老年人實際,當地把老年人加入“黨建+頤養之家”的年齡暫定為73歲以上。“老人每月自費200元,通過各級財政補貼,村級集體經濟和社會力量的參與,使頤養之家能夠自籌自養。”賴國根介紹,目前全市414個行政村共建成736個頤養之家,入住老人9215名。

  “每個月200塊錢,真不貴!每天吃的都是熱菜熱飯,舒心!”74歲的簡火連每天去“頤養之家”吃飯,“大家一起熱熱鬧鬧的。”

  “村里老年人對我們的評價特別好,他們經常念叨‘共產黨一直想著我們老人呢!’”水北村“黨建+頤養之家”負責人敖四仔說,看到老人們幸福快樂地安享晚年,工作越干越帶勁。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31日 16 版)

(責編:袁勃)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在线不卡免费高清播放AV网站 | 日本中文字幕在视频 |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 日韩一区欧美二区成人动漫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二区 | 最新久久激情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