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6月底,湖北省實有市場主體509.83萬戶、注冊資本10.67萬億元;全省專利授權總量2.86萬件、國際專利申請527件;全省市場監管和消委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10.41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136萬元……7月19日,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2019年全省市場監管工作座談會,該局黨組書記、局長鄒賢啟總結了上半年全省市場監管工作取得的成績。
“全省系統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追夢前行,改革創新、攻堅實干,推動機構改革和履職盡責雙促進、雙提升,各項工作總體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鄒賢啟在座談會上說道。
座談會現場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鄒賢啟在講話中指出,湖北省商事制度改革進入“深水區”,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要努力下好商事制度改革“先手棋”,商事制度改革實現新的突破。
據了解,湖北省企業開辦時間5個環節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武漢市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內,走在全國前列。同時,湖北全省已上線企業開辦登記實名認證系統和電子執照亮照系統,在湖北省高新區先行實施住所信息申報承諾制;全省啟用微信辦照系統,市場主體辦照更便利、更省心;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后置現場審核、“一業一證”等改革舉措全面實行;率先在全國上線運行藥品注冊管理系統,取消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企業審批現場核查,省級審批事項時限壓縮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武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東湖高新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獲批建設國家級示范區,湖北全省再添6個全國知識產權示范試點,實現示范縣區“零突破”。同時,湖北省商事環境調查評估總分、企業滿意度評分得分提高,以1號文件形式印發《支持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若干措施》,出臺十五條措施,大力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強化“四大安全”領域監管
今年以來,湖北市場監管系統堅持嚴查嚴防、嚴管嚴懲,全力查消隱患、化解安全風險、解決安全突出問題,“四大安全”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可控。
鄒賢啟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湖北全省監管系統大力度、高頻次開展“兩節”、“農村”、網絡訂餐、校園食堂及周邊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共查辦食品違法案件2523件、查繳假劣食品2.15萬公斤。完成國家、省和市級食品抽查分別為4709批次、5449批次和6340批次,合格率分別達到97.71%、98.39%和96.88%。同時,開展疫苗儲存配送、高風險品種及藥企專項檢查,加強中藥飲片質量集中整治,查辦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違法案件952件,涉案金額358.88萬元。
在重點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面,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報請湖北省政府出臺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實施意見,圓滿完成中韓(武漢)乙烯檢驗大會戰,全力做好世界軍運會特種設備安全保障,湖北全省共檢查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2.6萬家。
質量強省戰略深入推進
今年以來,湖北省市場監管系統聚焦“一芯兩帶三區”重大戰略,致力質量提升,持之以恒提標準、優計量、促認檢、強品牌。
在深入實施“萬千百”示范工程,聯合有關部門制發湖北全省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方案的同時,湖北省市場監管系統爭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湖北實行專利代辦和商標受理“一站式”服務,制定實施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重點企業海外護航、知識產權運用示范“三大工程”,遴選重點幫扶單位160家,全省專利授權總量2.86萬件、國際專利申請527件,新增注冊商標、地理標志5.45萬件和20件。
此外,湖北全省積極推進省市縣三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新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92項,全面實施C標志自我聲明制度改革,開展計量主題系列宣傳,向社會通報國際單位制(SI)量子化變革情況,扎實開展計量精準施“測”服務活動,中南大區計量恒溫恒濕實驗室項目方案通過專家評審。
重拳出擊維護市場安全
事關民生無小事。今年以來,湖北省市場監管系統堅持重拳打假治劣,扎實推進監管、執法和維權工作,整治市場亂象,緊盯重點市場、重點領域、重要產品和服務,組織“雙打”執法行動,創新“互聯網+監管”“直播+科普”方式開展紡織服裝專項整治,加強強制檢定、商品凈含量等計量監管,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移送問題線索2525條,整治“保健”市場亂象搗毀窩點19個、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4件。
參加座談會的各市州代表
記者了解到,上半年湖北省市場監管和消委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10.41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136萬元。全省系統查處商標違法案件403件,案值840.55萬元,湖北省專利保護實力指數位列全國第7位。
與此同時,湖北全省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機制,調整聯席會議成員,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公平審查制度實施情況評估,督導2個地方整改出臺排除限制競爭政策措施行為,強化價費監督檢查、打擊傳銷和違法直銷整治,統一的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格局已初步在湖北建立。(記者 熊源 胡毅 見習記者 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