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第三跑道23日正式啟用,邁入“三航站樓+三跑道”運行時代。這意味著武漢成為全國第六座擁有三條跑道機場的城市,天河機場旅客綜合保障能力將提升至每年6300萬人次。
1月23日,一架飛機從武漢天河機場第三跑道起飛。張暢 攝
據悉,武漢天河機場第一跑道位于航站樓以西,1995年4月隨機場建成同步啟用。第二跑道位于航站樓以東,2016年8月建成投用。兩條跑道配合T1、T2、T3三座航站樓,每年可保障旅客5000萬人次。
2022年6月,武漢天河機場啟動第三跑道建設。第三跑道長3200米、寬45米,級別為4E,可起降除空客A380以外的所有民航客機。對比來看,第一跑道長3400米、寬45米,級別同為4E;第二跑道長3600米、寬60米,級別為全球最高的4F,可起降所有民航客機。
第三跑道最大的特色是采用近距構型,其與第二跑道間隔僅為360米,“緊湊”的設計大幅降低對土地和空域資源的占用,使機場與城市之間的關系更和諧。
武漢天河機場飛行區管理部場務保障室主管趙偉介紹,一座機場的運行效率和保障能力與跑道數量密切相關。跑道越多,航班調度越從容,飛機在地面和空中等待的時間越短,旅客出行體驗越好。
2024年,武漢天河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達3140.6萬人次,居中部首位。趙偉表示,第三跑道投用后,可形成三條跑道組合運行的新格局。離港航班集中時,使用兩條跑道起飛、一條跑道落地,以提高航班準點率;進港航班集中時,使用兩條跑道落地、一條跑道起飛,以減少航班空中等待。此外,武漢天河機場與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組成的湖北民航客貨運“雙樞紐”聯動效能也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