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湖北在教育強省建設方面如何謀劃?1月21日,極目新聞記者從2025年湖北省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全省教育系統將聚焦“立德樹人新格局”“學校安全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服務質量”“數智教育創新實踐”“高校創新策源能力”等五項主題任務,推動重構教育供給格局。
剛剛過去的2024年,湖北教育公共服務的“滿意度”持續提升,深入實施教育減負增效專項行動,17個市州建成招生入學“陽光平臺”,湖北公共教育在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得分排名同比上升13個位次。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優質學位9.3萬個,有序推動1.5萬名城鄉教師雙向交流,高質量完成省政府涉教育民生實事項目。
今年,湖北將以持續深化教聯體建設為重點,在重構基礎教育供需格局上展現新作為,加快推進資源布局優化調整,加大基礎教育優質資源供給。
優先在大中城市中心城區、開發區、城市新區、城鎮新增人口集中地區和公辦資源不足地區,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中小學幼兒園,今年的計劃是新增6萬個學位,其中公辦幼兒園新增1萬個學位,確保全省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2025年達到56%。新建和改擴建一批普通高中,加快推進綜合高中試點,回應教育強省進程中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更高要求。
此外,湖北還將做好省、市、縣三級學齡人口監測預警,健全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通過學齡人口預測分析和建設布局的精準調整,科學應對人口變化和流動的新要求。在中心城區、縣城和人口集中鄉鎮,布局建設一批可長期保留的寄宿制學校。在交通不便的農村和偏遠山區,保留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學校的撤并,不允許搞“一刀切”,不能增加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要多調研、多走訪,征求各方面意見,“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因地制宜,把鄉村小規模學校辦成“小而優、暖人心”的群眾“家門口學?!薄?/span>
會議同時強調,將建好“百校千館”思政育人實踐平臺,深入挖掘科技館、紅色場館等優質場館,傳承弘揚湖北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豐富內涵,充分用好科普基地、愛國主義基地等優質資源,各地各校策劃推動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網絡云課堂緊密結合。實施“荊楚好老師群星計劃”,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隊伍建設全過程,推進教育涵養常態化、日常管理規范化、考核評價科學化。
會上,武漢大學、湖北大學、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黃岡市教育局、武漢市武昌區教育局,分別圍繞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體系、聚焦一流學科建設、探索產教深度融合新路徑、大力推動縣中振興、深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等方面,作了經驗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