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落實湖北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協議,2010年湖北省財政廳設立省院合作專項資金,支持省內企業與中國科學院科研機構開展科技合作,引進中國科學院優質科技資源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15年來,湖北省財政廳累計撥付專項資金7500萬元,支持121個省院合作項目開展,促成537項科技成果在鄂落地轉化,其中超80%科技成果來自外省,為湖北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通過成果轉化和應用,省院合作專項支持項目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約8.6億元,累計帶動企業投入16.1億元,增加企業銷售收入154億元,增加稅收5.5億元,累計實現凈利潤12億元,培養高層次人才435人,引進高層次人才123人,新增就業崗位4165個。專項資金與帶動企業總投入比例高達1:21,與帶動企業新增銷售收入比例高達1:205,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成效顯著。
湖北省內企業與中國科學院科研機構先后共建研發平臺/實驗室30個,開發新工藝/新方法/新模式35項,研發新產品192個,制定企業標準34條,申請專利及著作權566項,發表論文論著181篇/部。在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助力省內合作企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湖北省雙創團隊1項,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提升。
專項資金100%聚焦新質生產力,集中支持生物醫藥、先進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現代農業、新型化工等領域,推進湖北高新產業加速發展。先后促成28家湖北龍頭企業與中國科學院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累計支持12家湖北企業發展成為行業龍頭并成功上市,其中,引進中國科學院等離子所與嘉必優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展花生四烯酸、唾液酸等多個產品產業化,助力企業成為湖北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并成長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嬰幼兒奶粉添加劑行業龍頭。
依托專項資金,省院雙方持續完善成果轉化服務網絡,暢通產學研轉化渠道。先后推動中國科學院相關單位在鄂建設中國科學院在漢轉化服務中心、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宜昌)中心,省內企業與中國科學院科研機構先后共建5個專業服務平臺、設立4個區域服務中心。累計開展50余場對接活動,中國科學院專家來鄂現場發布成果1700余項,142個中國科學院項目現場簽約,簽約金額5.1億元,服務企業超過2300家,有效促成62家中國科學院科研機構233個科研團隊服務湖北省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