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馬錚)2023國際農機展于10月26-28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展覽面積達22萬平方米,參展商逾 2300家,預計專業觀眾15萬人次。本屆國際農機展于10月26日上午舉行開幕式,邀請國家相關部委、湖北省、武漢市有關領導及重要嘉賓出席;展會同期還將舉辦各類論壇及專題活動50余場。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宣布2023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開幕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范建華致辭
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國際農機展”)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共同主辦,迄今已有 60余年的發展歷史,是亞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國際農業機械年度專業大展。
重回武漢——規模再創記錄,提振行業信心
國際農機展為年度大展,此前幾年分別在武漢、青島等城市舉辦,去年因故取消,成為行業一大憾事。今年國際農機展舉辦時間和地點在春季舉辦的全國農業機械展覽會上甫一公布,期待值立刻拉滿。4月26日上午10時,展位申報開啟,當日就有近800家企業完成了線上展位申報;2天內完成申報企業數量破千;最終參展企業數量達2300家。
本屆展會展覽面積不僅超過22萬平方米,還新開辟場地特設室外展場動態演示區,一批智能農機、飼草加工中心、牛羊養殖場裝備都將加入動態演示。展覽規模再創歷史紀錄,參展的企業創歷史新高,觀展的體驗感、互動感和愉悅感將直接飆升。
毫無疑問,2023國際農機展宣布重回武漢,勢必吸引更多的人前往。人氣是展會的一個核心指標,通過以往在武漢辦展所獲得的巨大人氣,中國國際農機展打上了明顯的“武漢烙印”。
九省通衢的武漢,中心區位優勢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在內陸中部崛起的城市中,武漢是國內少有的集鐵、水、公、空等國家級運輸通道于一體的內陸城市。在雙循環格局下,武漢的優勢得天獨厚,非常具有競爭力。高鐵通達,全中國2/3的人口4小時就能到武漢。同時,武漢擁有很強的創新活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數量以及超過百萬的在校大學生人數,在全國都屬于第一梯隊。
重回武漢,這個決定彰顯了主辦方的深思熟慮和智慧。
今年上半年的農機市場出現較大幅度下滑,整體市場下滑幅度超過20%。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國三升國四、補貼透支引發的市場變化,部分地區自然災害頻出等都增加了今年農機市場的變數和不確定性。市場不容樂觀,低速運行成常態。
在這種情形下,2023國際農機展不僅將呈現“風向標”的屬性,更對提振行業信心有著莫大的意義。在展會上,企業之間既互相學習、切磋、交流,同時又在暗暗較勁,這種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企業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展會期間,首發產品依然吊足了觀眾胃口。在2021中國國際農機展上,50多家企業申報了100多種首發產品。今年的首發產品數量擴大,各種“高精尖”的首發產品將驚艷登場,和其他主打產品一道吸引眾人目光。
三大細分展區——主打智慧農業、智能農機
作為中國農機行業最為重要的農業機械展覽會,國際農機展已經由傳統的單一農機展發展為與科技、信息、現代農業協同發展的國際交流大平臺,其綜合性的影響,已經超越了農機展本身,成為觀察農業現代化和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風向標。
今年的國際農機展,繼續為國內外農機企業提供展示產品和技術的重要平臺,成為洞察行業發展成果的檢驗場與觀察哨,讓參展者一覽我國農機工業和農業機械化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隨著國際農機展的國際化程度日益提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同行的參與。
圍繞今年的展會主題并結合行業發展實際,今年的展覽內容分會傳統展區、功能專區和特色專區。
傳統展區包括智能農機、拖拉機、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中耕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運輸機械、工程機械、三輪汽車、低速貨車、內燃機及發電機組、維修設備及工具、各類零部件及耗材,互聯網+、金融保險公司等。
功能專區則包括國際展團、保護性耕作機具、飼草裝備及耗材、秸稈綜合利用設備、養殖與糞污利用裝備、農業廢棄物利用處理設備、植保機械、丘陵山區機械、農用航空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環保設備、機械加工裝備、飼料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公司等。
特色專區則包括智慧農業、果蔬茶機械、中藥材機械、馬鈴薯機械、花生機械、水產漁業機械、設施農業裝備、肥料農藥、高標準農田建設機械、灌排設備、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優質農產品展銷、機收減損——防災減災專區、智能農機動態演示區、牧場大會演示區、機器人大賽等。
眾多參展企業帶來的明星產品令人目不暇接。中國一拖在展會上發布國內首臺220馬力混合動力拖拉機,該機可與其它農具進行智能聯合協同作業,在0~40km/h無級變速;同時發布的還有即將上市的東方紅YT6668谷物聯合收割機,喂入量達15kg/s。濰柴雷沃P3804-8HV拖拉機,配置CVT動力總成,整車全電控操縱,雷沃谷神RM100履帶式谷物收獲機將操縱系統全新升級,并采用超高花履帶,爛田通過性極好。江蘇沃得帶來奧龍WD704K輪式拖拉機和銳龍旗艦增強版收獲機。五征集團全新推出外觀更加動感的“征鋒”系列大型拖拉機。時風集團展示了大中小型全系列輪式拖拉機及商用汽車系列產品。威馬帶來了全新自主研發,傾力打造的山地丘陵換代耕作機械G20履帶旋耕機和適合在丘陵山地作業的H11全喂入稻麥聯合收割機。玉柴帶來HS系列混合動力總成,高度集成、高度耦合、無級變速、功能眾多,適配120-450馬力拖拉機,最高發電效率大于95%,以及YCK16系列柴油機,功率覆蓋500-775馬力。省力科技智能水田除草機主要用于有機水稻以及高品質水稻機械除草,株間、行間可同時除草,可配置導航無人駕駛系統,與高速插秧機智能化同軌作業,是無人農場的標配;乘坐式智能葉菜收割機采用履帶式行走底盤,電機驅動,可以實現土下切根葉菜的高效收獲。星光玉龍輕型履帶拖拉機采用無級變速、全液壓兩側驅動,具有較好的越野性能,特別適合南方水田地區作業;同時也適應水旱田旋耕作業;三軸除土方草捆打捆機能夠五次除土,雙風機輸送除土系統,風力強勁,能夠有效的清除秸稈附著的塵土。
久保田帶來了一款將于明年正式上市的KA6P乘坐式高速插秧機,該機配備全新設計的電控多功能十字手柄,操作更輕松、更便捷,還有履帶式半喂入ARX5100MQ收割機等新產品。洋馬農機推出多款拳頭產品,包括YH6118R半喂入收割機、YH1180R全喂入收割機、YRD系列高速插秧機和2ZYG-6油菜移栽機。科樂收主打產品有AXION系列(240-280馬力)拖拉機、TRION系列收割機(可選配橡膠履帶等多種高端配置)及D370聯合收割機。約翰迪爾首次展出配置了橡膠半履帶的S770收獲機,該機在泥濘不平田地里通過性極佳,可用于玉米籽粒、大豆、小麥等多種作物的收獲。凱斯紐荷蘭首發紐荷蘭496馬力CR8.90聯合收割機,該機標配割茬高度自動控制和智能感知系統,并具有自動仿形功能,同時展出了凱斯Magnum4002半履帶拖拉機。東風井關帶來了智能T1054拖拉機,具有高精度自動駕駛、自動作業、自動調節耕深,轉彎時自動升降農具等功能;還有HF738G半喂入收割打捆一體機,加裝了高品質井關技術的立式打捆機,電控設計,打捆位置可調。全新升級的道依茨法爾黑金剛8Wps2804拖拉機,威武兇猛、美觀大方,還有極簡風格的綠精靈系列拖拉機等明星產品惹人注目。麥賽福格森8S系列MF 2504-A是愛科集團在全球同步推出的明星產品,其在舒適性、易用性、性價比、可靠性方面表現突出;麥賽福格森MF WR265自走式割草壓扁機是上一代99系列的又一次全新換代。北京蕾茜納環保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帶來的空氣射流噴嘴穿透性強,防漂移效果好,分析儀可檢測噴霧機霧滴分布情況。
今年展會的“智味”濃厚。2023國際農機展聚焦“智慧農業、智能農機”,突出“智能農機、數字農業、智慧農業賦能農業轉型”的主題,引導農機化產業鏈、服務鏈、價值鏈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智慧農業快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總體判斷還處于初級階段,面臨智能產業、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大機遇,智能農機將以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為主攻方向,以破解智慧農業落地應用難點卡點為突破口,著力推進技術裝備研發制造、應用場景打造、技術模式集成應用,全方位培育壯大智慧農業產業,為加快農業現代化提供新動能。
在今年展會上,2023中國智慧農業大會備受關注。該大會探討智慧農業賦能農機產業轉型升級、智慧農業與作物全程解決方案、智慧農業助力農業提質增效等話題,同時中國農機械通協會智慧農業產教融合專委會在現場宣布成立。8名院士領銜的顧問、學術專家團,聚合國內外智慧農業相關高校及優質企業,構建我國農機化發展的“最強大腦”。專委會將通過會展活動、農業大模型、產教融合、基地建設、商務開發、標準制定六大工作平臺,促進智慧農業供需對接,促進智慧農業與政府、科教、農機、種子、肥料、農藥、農產加工與銷售、金融保險等諸方面的融合,塑造適應現代的農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組織、新業態。
在智慧農業主題之中的2023中國牧場大會,以“種養融合、穩產保供”為主題,將深入探討飼草穩質穩量生產與供應、奶牛場智能化和現代化建設、中小肉牛場養殖機械化配套方案、羊場機械化重點需求與解決方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新技術新模式、種養循環與農業碳交易等。現場演示活動還呈現飼草加工中心、牛羊養殖場生產場景,令人耳目一新。
四大平臺——會議活動重磅,國際味更濃,觀眾更專業
國際農機展享譽世界,已成為國際化、全球性的農機商貿與品牌傳播平臺、農機信息集聚與交互平臺、產業政策與學術交流平臺、現代農業科技與裝備集成示范平臺。參展、觀展精彩非凡,今年的專題會議及活動更加“上檔次”。
2023國際農機展“中國農機大講堂”共計有50多場次專題會議及活動,包括:中國國際農機貿易峰會、全國首屆農業應急救災技術及裝備論壇、機械化助力糧油大面積單產提升專題報告會、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裝備論壇、高精度農業電子地圖專題研討會、保護性耕作技術與裝備研討會、農機維修技術與服務交流活動、農機信息化發展論壇、農機營銷傳播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中國農機流通協會團體標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2023中國智慧農業大會主旨論壇暨中國農機流通協會智慧農業產教融合專委會成立大會、全國中藥材生產機械化發展論壇、全國涉農高校工學院書記院長圓桌會議、國際植保機械與施藥技術發展論壇等。
這些凝聚業界智慧的會議及活動聚焦行業熱點,基本涵蓋了農機全產業,只要參加展會,就能滿足您的“特定口味”和“專業屬性”。
2023國際農機展邀約到6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國際參展商、經銷商和政府組織等,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俄羅斯、土耳其等中亞、南亞地區許多國家的產品和技術都是首次進入中國。
展會仍保留德國、意大利、韓國3大國際展團等國際展團,國際觀眾的報名人數創新高,并且部分國際媒體也主動報名參展,將向世界傳播中國農機的“好聲音”。
同時,為加強中國企業同國外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分享國外先進技術,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于10月27日下午在展會期間召開國外產品推介會。
種種跡象表明,2023中國國際農機展是歷屆展會中最貼近“國際展”的一屆,“國際味”十分濃郁。
歷屆國際農機展上,豐富多彩的參展產品、多元及高含金量的配套活動、專業而巨大的觀眾流量、高質量的國際化交流,無不令人印象深刻,為中國農機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本屆展會當然亦不例外。
今年參加展會的觀眾更加專業。近年來,農業社會化服務持續推動各類專業服務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專業戶等農機市場新型主體快速發展,不僅改變了農機市場的需求方向,也成為驅動農機市場發展的新動能,改變著傳統農業及供應鏈。從今年展會的展商參展情況看,無論生產企業還是流通企業,均有不少切入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農資生產企業與經銷企業、農業技術服務公司等報名十分踴躍。
為了和參展企業“高度貼合”,今年展會重點邀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尤其是農機專業合作社占比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10月26日下午14:00-16:30,智慧農業與智能農機助力農業農村服務業發展交流活動將于2023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上舉辦,屆時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張天佐將作主旨報告,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社會化服務處處長李世武將解讀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政策,會上還將進行主題交流。
推進農業強國,展會任重道遠
“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業現代化,就難以實現鄉村振興大業。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農機不能也不會缺位。去年底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繼前一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再次把農業機械與種業、耕地一起列為保障糧食安全、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支撐,意義重大,前景光明。
在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方面,國際農機展可以發揮無可替代的重要功能。首先當然是推動我國農機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展會的交流與同行之間的比拼,后續不斷加強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推動農機裝備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提高農機裝備的可靠性和適用性。二是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通過展會期間的展示演示功能,加快優質產品與技術的運用,鼓勵和支持包括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內的觀眾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機服務水平。三是可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通過展會平臺,推動農機前沿科技研發,加快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智能高效、綠色低碳的農機裝備和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四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農機是先進農業技術的載體,通過精準作業,保護性耕作,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可有效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推廣應用綠色低碳技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可以說,作為全國最大規模、最大影響力的綜合性農機展會平臺,中國國際農機展對于推進農業強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必將繼續為中國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的發展、助推農業強國建設發揮更強的積極作用。相信絕大多數展商、觀眾在參加今年的國際農機展后都會由衷地感嘆,今年的展會更精彩!
編輯:蔡亮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