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wǎng)訊(通訊員:高莉 胡義)為了提高轄區(qū)內青少年垃圾分類的意識,7月14日,寧康園社區(qū)新文明實踐站邀請沌口街綜合執(zhí)法中心以“人工智能來助力 垃圾分類‘益’起來”為主題,給小朋友們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智能垃圾箱使用科普活動。
活動現(xiàn)場,沌口街綜合執(zhí)法中心工作人員通過視頻、講故事、有獎問答等方式細致生動地講解了環(huán)境污染的危害、垃圾如何分類及如何做好垃圾分類,并邀請小朋友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
神龍小學三年級學生曾同學說:“通過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很多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明白了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以及正確的垃圾投放方式,以后我要踴躍報名參加社區(qū)的活動”。
活動實踐環(huán)節(jié),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拿出平時積攢的塑料品、廢紙等可回收垃圾,來到智能垃圾箱前學習如何使用環(huán)保“神器”。在工作人員地指導下,小朋友們先通過手機掃碼綁定身份信息,核驗完成后便進行開箱投放,垃圾箱則會自動根據(jù)投入垃圾的體積、重量換算成相應的現(xiàn)金放入個人賬戶。現(xiàn)場的小朋友們?yōu)榇烁械襟@奇不已,沒想到小小的礦泉水瓶放入垃圾箱里就能立馬變廢為寶,紛紛表示垃圾分類活動有趣又有用,以后將會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以后家里的礦泉水和快遞盒都要讓爸爸媽媽放到這個垃圾箱里。
社區(qū)“四點半課堂”一直堅持寓教于樂,致力于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豐富居民們的文化生活,提供多樣化的教育資源。這次以智能垃圾箱科普為主題的活動不僅增長了大家的見識,也將進一步增強社區(qū)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有效提升居民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及準確率,營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