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員:代玉瑩)為進一步緩解轄區居民家長長期焦慮的暑期“看護難”,提升學生們的科學文化素養,創新優化社區居民自治模式,7月3日起至7月28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街道明暢里社區、武漢博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一同開展的“暢快一夏”暑期托管活動將與轄區內20名6至12歲的青少年共度假期、共同進步。
一大早,社區居民劉曉玲便在托管中心迎接前來上課的孩子們。她已經在托管班擔任了一周的助教老師,孩子們的情況她已經很熟悉了:“很多孩子們都是自己來上課,還有剛剛從幼兒園升到一年級的小朋友,我站在門口迎接,孩子們會更安心一些。”
從早上9點開始一直陪伴著孩子們到下午4點半,這對于劉曉玲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從7月3日起至7月28日這四周內,劉曉玲作為助教老師需要全天候地陪伴著托管班的這些孩子們,不同于以往僅僅是擔任活動的協助者,這次暑期托管她需要嘗試和社區、社工一起共同來管理。
“手工體驗課、公益課堂、課業輔導……我們社區暑期托管的內容豐富多彩,因此鏈接、協調資源是前期工作中的重點。”早在對接社區公益課程資源,完善托管班課程表時,劉曉玲就意識到了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怎么拍攝活動照片、怎么剪輯視頻,這些我都在學習。”
由社區居民來協助舉辦活動在明暢里社區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怎么管?怎么管好?這卻一直是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當中的一大攔路虎。“讓我管我敢上,但是怎么管好我心里沒有底!”這一句話是眾多積極參與社區治理事項的志愿者們心中的真實寫照。
明暢里社區此次暑期托管大膽放手,由社區居民親身體驗活動的策劃、招募、管理、宣傳,全過程式地參與暑期托管活動中來,在實踐中進一步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知行合一賦能自身,激發內生動力。
明暢里社區的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很早就就關注到了目前社區居民自治的難點,于是在活動的前期籌備中主動聯系了劉曉玲這樣的志愿者骨干,希望借此機會破解難題,共同探索社區治理的新途徑。”
從“繪本+”公益課堂讓居民擔任講師,到暑期托管由志愿者擔任助教老師進行管理,明暢里社區正在逐步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推動“睦鄰社區”新發展。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