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員 趙靜)7月5日下午,武漢工程大學、湖北宜化化工科技研發有限公司與武漢市秀谷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漢工程大學流芳校區舉行產學研項目簽約活動。武漢工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吳云韜、湖北宜化化工科技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裴豐、武漢市秀谷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馮能聲,以及三方技術骨干出席了本次簽約活動。
磷尾礦合理處置與綜合利用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任務之一,是推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武漢工程大學牽頭,湖北宜化化工科技研發有限公司與武漢市秀谷科技有限公司,積極搭建磷尾礦綜合利用校企聯合科研平臺,致力于解決磷尾礦利用難題,開拓磷尾礦利用新途徑,研發土壤治理新產品和環保工業新產品。
武漢工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吳云稻發言
他指出,產學研合作能夠促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與推廣。學校積極與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圍繞企業關鍵技術難題,開展聯合科技攻關,助推企業科技水平提升。此次圍繞磷尾礦資源化利用難題,三方深度合作,搭建了一個跨行業多學科的產學研合作平臺。借助平臺,匯集資源,形成科技創新優勢,進而形成覆蓋技術開發、中間試驗、規模化生產、產品應用等環節的全鏈條技術成果,以支撐解決企業技術難題,同時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學校科技成果高效轉化。
湖北宜化化工科技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裴豐發言
他強調,此次合作項目意義重大,集團高度重視。將為項目實施保障充足人力物力,制定進度表,掛圖作戰,牢固樹立節點意識,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高的效率促進本輪合作項目落地。同時,與合作方緊密配合,以最精準的模式參與、推進項目的實際運行,做好小試、中試、產業化全流程相關工作。
他堅信,本次攜手武漢工程大學何東升教授團隊、武漢市秀谷科技有限公司土壤修復研發中心,以合作研發為契機,以成果轉化為催化劑,共同攻克磷尾礦資源化利用難題,將為湖北宜化集團科技創新工作開展提供新思路,為各方構建效益增長點增添新動能,為校企持續深度合作開拓新路徑。
武漢市秀谷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馮能聲發言
他指出,耕地保護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今天的簽約活動旨在通過科技攻關,開發制備土壤調理劑的新技術、新原料、新產品,生產出品質更高效、成本更經濟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地力提升土壤調理劑、酸化土壤改良劑和農田重金屬污染治理鈍化劑等產品,大力推進土壤修復治理技術升級。據介紹,磷尾礦除了在農業領域應用外,還可以生產加工成相關產品在環保、道路工程等領域應用。
與此同時,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既要謀劃長遠,又要干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建設兩型社會,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我們一起踐行第一生產力、第一資源、第一動力,共同協商磷尾礦開發與耕地土壤修復交集的遠大前程。
隨后,武漢工程大學與武漢市秀谷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校企產學研項目與平臺合作協議“尾礦基農田土壤治理修復材料”,并攜手湖北宜化化工科技研發有限公司三方簽署中試生產項目協議“磷尾礦制備土壤修復材料中試生產”。
武漢工程大學教授何東升與武漢市秀谷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質簽約
武漢工程大學教授何東升、湖北宜化化工科技研發有限公司中試項目處負責人朱露露、宜昌市秀谷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志遠簽約
最后,與會人員圍繞磷尾礦資源化利用問題及合作前景展開了熱烈討論。本次產學研合作構建了“企-校-企”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充分發揮了企業的市場與資源優勢,高校的人才與科研優勢,達到了1+1+1>3的效果,是校企合作模式的新探索,對于促進資源的節約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