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項俊平 陳志)4月9日上午,2023武漢市種子交易會暨種業發展院士專家論壇在武漢市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北京、湖北、廣東、山東、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浙江、寧夏、福建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600多家種子、種子包裝機械和肥料生產企業13000余人參加活動,展示推介優質品種10000多個。
中國工程院油菜育種專家傅廷棟院士,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肖長惜,湖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游艾青,蔬菜遺傳育種專家戴雄澤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專家趙書紅教授等出席交易會,并在“惠民之春·種業發展院士專家論壇”作主題報告。
據悉,2023第四十屆武漢種子交易會首次由湖北省種子協會、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聯合主辦。
與往屆不同的是,本次交易會增設了植保、肥料、農資、機械、大田等展區。同時應廣大參展參觀客戶的要求,同期配套田間展示,主要展示春播十字花料類(蘿卜、甘藍、花椰菜、白菜、綠葉菜等)品種的大田表現。
來自安徽、湖南、河南等國內種業大省的制種企業,展示了水稻、小麥、玉米等大宗農作物品種,湖南、山東等地的種業企業也帶來了辣椒、西紅柿、甘藍等蔬菜以及各種特色瓜果品種。
作為東道主,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湖北省種子協會組織了60家會員單位參加展銷,各會員展區前人頭攢動,咨詢者絡繹不絕。
論壇開始前,傅廷棟、肖長惜、游艾青、戴雄澤、趙書紅,以及湖北省農科院總農藝師梅書棋,湖北省種子管理局副局長范修遠一行,在湖北省種子協會會長昌華敏、副會長賀亞菲的陪同下,巡視了亞非種業、弘耕種業、湖北惠民、湖北種子集團、湖北農科、合緣生物等種子企業展位。
本次種業發展院士專家論壇以“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為主題,以“一桶油、一盤菜、一餐肉、一碗飯”的農業產業鏈為主線,探討種芯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傅廷棟、游艾青、趙書紅等主講嘉賓向參會代表報告了油菜、蔬菜、畜禽、水稻育種等方面的最先科技成果,分享了國內、國際不同作物種子研發的最新動態和趨勢,探討了科技創新與種業發展深層融合的路徑。
“惠民之春”種業發展專家論壇由湖北惠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獨家冠名贊助。該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農業農村部批準首批育繁推一體化企業,也是湖北省唯一一家具備水稻、玉米、棉花三大作物進出口資質的企業,目前重點布局水稻、玉米、棉花三大產業,年銷售種子900萬公斤。
肖長惜指出,湖北省年育種量在7億斤左右,其中雜交水稻、水果玉米、番茄、油菜等育種技術在全國很有影響力。作為農業主管部門,今后將主要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法管理,確保優種高產優效。二是創新賦能,促進湖北種業高品質發展。三是加強種業產業的建設。努力在細分領域培養50家左右的“專精特新”種子隱形冠軍和“小巨人”,打造湖北種業“聯合艦隊”,形成優勢集群,實現彎道超車,由制種大省向制種強省轉變。
據介紹,本次交易會展示面積近萬平米。采用全新升級的館展+地展+數字展三展融合N+辦會模式,大會全流程線上直播,共計20萬人次在線上觀看了交易會盛況。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