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員:胡學英)2月17日,武漢市民營經濟統戰工作協調機制成員單位聯絡會議召開,武漢市工商聯與多家成員單位建立訴求辦理聯絡員制度,包括市公安局、司法局、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成員單位選派一批聯絡員,入住平臺,負責辦理平臺轉辦的的投訴件,上傳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和制度措施等。
2018年12月,湖北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平臺成立,作為暢通民營企業訴求反映渠道,是集法律服務、信用服務、融資服政策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網上綜合平臺。2020年7月,“聯企e站”上線運行,“全省一張網、三級全覆蓋”的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體系成型。2021年4月,武漢市成立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中心。
該投訴服務中心成立兩年來,市區兩級工商聯收集企業反映民企用工用地用能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困難,協調各部門上傳服務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助力民營企業穩得住,發展好。截止目前,已有28萬企業主體在“聯企e站”上注冊,市投訴服務中心共建立工作聯絡機制單位153家,全市線上線下累計受理民企訴求事項817件,回復率99.88%,滿意率99.63%。
如何讓企業反映的問題要接得住、反應快、效率高,需要相關政府職能部門支持配合。據介紹,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工作主導部門是工商聯,但在具體的辦理過程中,訴求涉及投訴維權、協調幫助、情況反映、個案咨詢四個方面,涉及行政審批、行政執法、稅收服務、社保辦理等多個領域,需要相關政府職能部門支持配合,必須建立完善廣泛的聯系合作和交流機制。此次建立訴求辦理聯絡員制度,各成員單位按要求安排聯絡員入駐平臺,按要求受理平臺專版的投訴件,上傳市委市政府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和制度措施,確保投訴服務工作平穩有序。
武漢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民營企業獲得感強不強,民營企業家對我們有沒有感情,最終都要落腳到為民營企業辦實事、解難事上來。我們要在為企業紓困解難上真抓實干、有所作為,提高辦結率。對于民營企業在投訴服務平臺或主動上門反映的問題,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辦理單位自收到轉辦通知之日起,一般應在 15 個工作日內將辦理結果書面回復訴求受理機構。對于民營企業反映的比較典型的問題,要做好“解剖麻雀”的工作,聯合有關部門進行總結研究,形成成熟的、可復制的工作思路和解決辦法。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利用平臺認真協調辦理企業訴求事項,通過平臺分析研判企業反映訴求,查找服務企業深層次問題,研究對應措施,用心用情為企業排憂解難,推進服務企業工作走深走實。
編輯:蔡亮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