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特約記者張林厚、李超)11月4日,“李渡高粱1308雅鑒暨酒文化交流會”在英雄城武漢東湖風景區和武堂隆重舉辦,國內著名老酒收藏家、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廖憶劉博士,酒文化推廣使者、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現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員田華先生,老酒收藏家、武漢市潮義情名酒收藏館館長李潔龍先生,國內著名老酒收藏家、楚天酒文化藝術館館長成建林先生,國內著名收藏家、中國收藏家協會煙酒茶藝分會副會長曹毅先生,著名酒類收藏家、武漢市國之醬香館館長李秋圻先生,酒類專家、武漢和美行藏酒閣館長朱江華先生,酒文化研究學者、高級記者張歐亞先生,湖北知音傳媒集團副編審、知名作家羅志松先生,以及其他相關專家與李渡酒業部分工作人員等2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江西李渡酒業公司對此次活動高度重視,南昌市酒文化研究會理事長、李渡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金兵,李渡酒業品牌副總監馬青玲女士,李渡酒業公司湖北總經理付雪賓先生,李渡酒業老酒鑒定專家組顧問、《中國陳年白酒收藏大典》編委、中國《陳年白酒收藏評價體系》起草人張林厚先生等岀席了會議。
南昌市酒文化研究會理事長、李渡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金兵在會上發表講話:近年來,李渡以傳承傳統文化、講好國寶故事出圈,并通過創新沉浸式體驗,成為中國白酒行業發展中的一匹黑馬,備受行業和消費者關注。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被國務院授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時代最早、遺址最全、遺物最多、時間跨度最長且最富有地方特色的古代燒酒作坊遺址,并且沿用至今。深藏在800年的元代窖池中的167個OTU(遠古時代的古菌群落)是李渡酒 “一口四香”的獨特密碼,李渡最老古窖池群的獨到價值對中國白酒的窖池研究及擴培進程有推動作用。
這些年來,在湯向陽董事長的帶領下,李渡酒業依靠不斷升級迭代的“沉浸式體驗”,已經實現了從李渡文化向文化李渡的跨越,未來將依托于李渡酒莊、李渡酒業,逐步向科技李渡、品質李渡、文化李渡、貢獻李渡的“四個李渡”呈現,實現更新更優的跨越。
“江西與湖北省同飲長江水,都生產出兼香、復合香的代表性美酒來了。我們希望兩地都能將家鄉的美酒銷往全球、譽滿天下。”何金兵如是說。
《中國陳年白酒收藏大典》編委、中國《陳年白酒收藏評價指標體系》起草人、江西省贛菜產業發展促進會酒水專業委員會會長張林厚在活動在會議上談到:本次我們來武漢,除了向湖北的酒文化專家取經與學習,也是來交流中國酒文化的,而推廣中國酒文化我們也是責無旁貸的,李渡酒業在宣傳與推廣中國酒文化及傳統文化方面都作岀了杰出的貢獻。
張林厚會長同時向湖北的老酒專家介紹,李渡酒業目前主打產品為李渡高粱1975、1955、1308這三款產品,品質優異且穩定,當然價格也越來越高。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李渡高粱1308在1750款酒樣中脫穎而出,一舉拿下2019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國際烈性酒大賽大金牌獎,這是繼李渡高粱1955在2015年與53度飛天茅臺同臺摘此桂冠后的又一枚大金牌,至此,李渡成為中國惟一擁有2枚大金牌獎的白酒品牌?,F在,無論是從品牌影響力,還是從市場銷售額增量上,李渡酒廠都是江西省省內名酒中雄居一旁的一線品牌。
著名老酒收藏家、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廖憶劉博士也在會上發言,他說,本次雅鑒與交流會既顯得莊重又發揮了靈活性,我們湖北與江西專家學者、藏酒人士相聚一堂,交流心得,既品到了滿口四香且令人流連忘返的李渡美酒,又交流學習到了一些新的酒文化知識,活動小而美,但可以這么說,英雄城武漢與南昌酒友在美麗的武漢東湖邊上演了一場空前的文化盛會。
▲ 迎賓人員
▲ 酒文化交流中
▲ 著名畫家田華先生(中)獻字
▲ 何金兵先生發言
▲ 李渡酒業品牌副總監馬青玲
▲ 李渡酒業公司湖北總經理付雪賓
▲ 國內著名老酒收藏家、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廖憶劉博士
▲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現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員田華
▲ 武漢市潮義情名酒收藏館館長李潔龍
▲ 武漢和美行藏酒閣館長朱江華
▲ 湖北知音傳媒集團副編審、知名作家羅志松
▲ 酒文化研究學者、著名媒體人、高級記者張歐亞
▲ 著名酒類收藏家、武漢市國之醬香館館長李秋圻
▲ 楚天酒文化藝術館館長成建林
▲ 中國收藏家協會煙酒茶藝分會副會長曹毅
▲ 酒文化文藝展示
▲ 活動中的小型演出
▲ 酒文化交流中
▲ 會前酒文化交流,右為湖北省收藏家協會酒文化研究會會長陳鐵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