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7日上午7時30分,脫下防護服,手套、口罩和護目鏡,環衛工徐勝利走出武漢國博方艙醫院。今天是他“進艙”的第16天。終于輪到換班了。
對于病人來說,方艙醫院是生的希望。可對這里的環衛工人來說,卻意味著無限靠近病毒,和醫護人員一起沖鋒陷陣。
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記者的探訪,去聽一聽方艙醫院的“環衛人”親述他們的“方艙經歷”。
最大的困難是不敢吃,不敢喝水
第一次看見全套的防護服,漢陽環衛集團三公司徐勝利就驚呆了。防護服分內外兩層,一套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另外還有一個帽子,一副護目鏡,兩雙鞋套,三雙手套,一卷膠帶,放在地上已經是一大堆。
徐勝利在穿戴防護服。受訪者供圖
徐勝利在穿防護服。受訪者供圖
第一次穿防護服,他覺得很新鮮,翻來覆去倒騰半天,終于會穿了,還興奮了一會兒,但開始檢查密封的時候,就興奮不起來了。
“袖口、褲口可能會透風的地方,全部要用鞋套和手套扎起來,然后用膠帶封死,護目鏡和口罩邊緣,與防護服接觸的地方,也要扎好貼膠?!毙靹倮f,更衣室里的護士這樣反復提醒著。以后每次穿這件衣服,都如同“噩夢”一般,痛苦而繁瑣,完全穿好至少需要半小時。
徐勝利告訴記者,第一次穿上防護服走路,他就發現衣服穿多了。才走幾步路,就全身濕悶難受,護目鏡也是一層霧氣,透過護目鏡只能看見外界模糊的影子,前進幾乎靠摸索。
從第二天開始,所有人都知道,衣服只能穿單層,好多人就只穿一身秋衣秋褲??傻鹊较掳鄷r,脫掉防護服,新問題又來了。徐勝利所在的班組是每天凌晨1點到早上7點,早上交班時正是冷的時候,防護服脫下來,濕衣服貼在身上凍得人直哆嗦,從消殺的地方到駐地,只能硬扛著。
長時間穿著防護服工作,呼吸十分不順暢,很多人出現了缺氧現象,頭暈、胸悶、惡心是經常的。
徐勝利在方艙醫院做保潔。受訪者供圖
“我們互相叮囑,時不時要相互照看一眼,以免有人暈厥,發生危險?!毙靹倮f。他們這個班,晚上6點吃過晚飯后,到第二天早上9點左右才能吃上東西,10多個小時里還要勞動,一般人都會餓得受不了,但沒人愿意在換班前吃東西,因為害怕缺氧造成惡心嘔吐。
“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困難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是特殊工作環境和條件的約束。不敢吃,不敢喝水,隨時有缺氧的危險,這些都時刻讓大家的神經緊繃?!毙靹倮f。
自動請戰“方艙” 唯獨牽掛女兒
連續高強度工作至凌晨,戴著口罩呼吸不暢,汗水將衣服濕透;一百斤重的大垃圾桶要往外運送五十桶,近萬平米的場地反復檢查清掃消殺,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這就是奮戰在方艙醫院內,環衛工人趙樟和他同事們的日常。
國博方艙醫院的環衛工在處理垃圾。受訪者供圖
國博方艙醫院面積大,清潔面積約一萬平米,共有960張床位,分了49個單元,4個護士站,清潔消殺工作任務很重。臨危受命,進駐方艙,負責方艙醫院病區的保潔、垃圾轉運和消殺工作,趙樟絲毫不猶豫的大聲說:“我愿意去!”
“我當過兩年兵,身體素質好,進方艙最合適,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壁w樟說。方艙的保潔工作分為四班,他帶領的環衛班組,工作時間是從每天晚19時至凌晨1時結束,加上進出方艙的消毒和防護,每天他和另外8名同事要在艙內待上八個小時。
漢陽環衛集團一公司趙楠主動請纓進方艙。受訪者供圖
大到大廳、走廊、過道、護士站的地面,小到扶手、桌面、書架、工作臺等,全部都要消毒兩遍,每天產生的大量垃圾都需要清運,方艙內的4個公廁,也都需要消毒保潔。
在崗的這段時間,趙樟和同事們完全閑不下來,高強度的工作,往往讓他們衣衫透濕。
漢陽環衛集團四公司的環衛工在方艙醫院做保潔。受訪者供圖
“地面絕不能有積水,我們把拖把升級了三次,現在用的是自動擠水拖把。拖垃圾桶的時候,要小心一點,太大力怕把防護服撕破……”說起工作的“訣竅”,趙樟如數家珍,“我們和患者相處得很和諧,他們會主動把垃圾收好,配合我們工作?!痹捳Z間都是感動。
趙樟對十歲的女兒尤其掛念,只能偶爾視頻看一眼。受訪者供圖
和家人分開了十幾天,趙樟對十歲的女兒尤其掛念,只能偶爾視頻看一眼。“家人肯定會擔心,但都挺支持我的?!壁w樟說,“關鍵時刻,黨員主動站出來是應該的?!?/p>
把自己當戰士,才能無所畏懼
“第一次進艙,沒有人談論自己的感受,大家心里都沒有底。”談到第一次到方艙醫院上班的感受,環衛工熊詩濤坦言,他的內心也是忐忑的。
熊詩濤在方艙保潔。受訪者供圖
穿上防護服后,只能通過防護服上的名字辨認身影。那些平時熟悉的人,這個時候都只是一個代號。方艙醫院里的工作瑣碎,每天要對醫院內的通道、衛生間進行清掃保潔和消毒殺菌,有時候,需要收拾清理病人吃過的飯盒,丟棄的生活垃圾。在工作時,大家都會互相提醒,“動作不要太大,消息防護服出現破損開口?!?/p>
身邊的同事都是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老環衛,但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還是會遇到從未有過的狀況。有一次,一位病人嘔吐了,但他們不能直接清理,按照要求需要先噴灑消毒藥水,等待一段時間后再清理。這個過程病人不耐煩了,質問指責他們。他們也只能耐心解釋,安撫對方情緒。
“在方艙內工作,壓力本身就比平時大,還有可能遇到情緒激動的病人,需要強大的內心才能應對?!毙茉姖f。在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之后,大家還專門進行了討論和交流,相互鼓勵。“告訴自己,我們專業環衛人有自己的職責使命,必須把自己當成戰士。疫情當前,我們只能選擇無所畏懼,因為我們始終相信,只有團結一心,艱苦努力,才能贏得這場人民‘戰役’”
“大廚天團”做好后勤服務
“大廚天團”為前方同事做盒飯。受訪者供圖
“想到方艙里的同事,在結束每天的高強度工作之后,能夠吃到我們做的飯菜,就特別有成就感?!闭f這話的,是漢陽環衛集團七公司11位員工組成的“大廚天團”。別看這名字響亮,其實“大廚天團”的成員都不是專業的廚師。他們的本職工作是負責收集和處理轄區內酒店的餐廚垃圾。
國博方艙醫院投入使用后,急需組建“環衛突擊隊”,負責艙內的清掃消殺等保潔工作。漢陽環衛七公司樊俊、曾廣喬、萬洪發、肖永紅、程長虎、李明等11名突擊隊員“第一時間”報了名。由于工作職責調整,轉而負責方艙內保潔人員的后勤保障,也就是“管吃管喝管生活”。
從平時偶爾下個廚,突然變成“主廚”?!按髲N天團”格外認真。
“大廚天團”為前方同事做后勤保障。受訪者供圖
2月15日開始,他們為方艙內的34名同事準備早午晚餐和夜宵。一天四頓餐食,11個人分頭負責配菜、掌勺、打包,最早的6點就要上崗,最晚要到11點之后才能結束工作。
如果說方艙醫院是醫務人員的戰場,那么這一方不足20平米的廚房,就是他們的戰場。煎炒烹炸燉煮蒸,烹飪出的那一份份美味佳肴,就是為方艙“戰友”們提供的重要補給。
“支援方艙的環衛工人一般要在崗位上待上八個多小時,體力消耗巨大。而且方艙內感染風險高,需要提供充足的營養,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樊俊說。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們費盡心思做好配餐,特殊時期物資有限,不能像往常那樣自由地選擇食材,但還是會盡量葷素搭配,保證餐食的營養和美味。
“經過這一次戰役,我們的廚藝水平突飛猛進。”樊俊笑著說。
“方艙”里的日子,可以說是一場對體力、精神、意志力的全方位考驗。這些環衛工們咬牙堅持,卻微笑以對。希望大家能夠記住他們平凡的樣子,背后的汗水,和眼睛里希望的光芒。(郭婷婷 方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