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十堰9月18日電 “我家種了2.5畝獼猴桃,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眼下正是獼猴桃銷售旺季,每天都有好多采摘的游客。他們在網上一吆喝,這幾天訂單不斷,快遞都發不贏。”9月17日,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西溝鄉沙洲村脫貧示范戶曹立勇介紹說。
走進獼猴桃采摘園,映入眼簾的是滿眼綠色,只見密密麻麻的獼猴桃果壓枝頭,令人垂涎欲滴,一派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工人們正在獼猴桃樹下忙著采摘,也不時有游客帶著孩子穿梭在疏密有致的獼猴桃樹下,盡情享受豐收喜悅。
西溝鄉是國家級生態鄉,環境優美、氣候獨特,非常適合種植獼猴桃新品種“黃金果”,規模以上獼猴桃采摘園7個960多畝,農戶房前屋后零散種植也是遍及全鄉,是名副其實的“獼猴桃鄉”。
王元崇是西溝鄉長坪塘村果農。2008年,王元崇開始種獼猴桃,前幾年嫁接的新品種 “黃金果”2017年掛果2畝,畝產500多公斤,按16元每公斤計算,能掙近2萬元。但2017年一場連綿40多天的雨,把他澆了個透心涼。“由于陰雨天,采摘活動沒有吸引多少客人來,再加上日照不足,果子味道差,賣不出價。”王元崇在穿村而過的十竹路邊向過往司機兜售,才把果子勉強處理完,最后一算賬,總共只賣了8000多元。
長坪塘村有獼猴桃果園300畝,2017年掛果近200畝,產量約17.5萬公斤,銷售收入170多萬元,每公斤不到10元,比市場價低了至少6元。掛果面積大幅增加,產銷矛盾則更加突出。獼猴桃每年豐產,卻不能每年讓果農豐收。
2018年,由區委組織部、區商務局牽頭,成立電商服務中心,邀請專業電商團隊,為長坪塘及周邊幾個村打造線上銷售平臺,統一與物流公司談判、簽約,降低物流成本,縮短發貨時間。西溝鄉的獼猴桃品相好、味道佳,種植過程絕不使用農藥和化肥,網上“回頭客”絡繹不絕,銷量遍及全國各地,在北京、天津周邊尤其火爆。電商中心為每年的采摘節進行統一網上包裝宣傳,吸引了十堰周邊的游客慕名前來采摘購買,也促進了當地鄉村旅游的發展。
同時,張灣區投資50萬元在長坪塘等村動工建設5個凍庫,面積100多平方米,能裝100噸鮮果,賣不掉的果子可以先放到凍庫,保鮮期在4個月到半年,等到春節前后再上市,價格可能更高。除了鮮果銷售,長坪塘村停舟山特色果品合作社開發的獼猴桃果酒,市場反響不錯,每年釀造2萬公斤,能消化鮮果6萬公斤。
該鄉產業發展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獼猴桃產量達20萬斤左右,將為400多農戶帶來300多萬元經濟收入,產業化種植插上電商的“翅膀”,讓獼猴桃真正成為促進產業發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薛樂生 徐春曉)
(責編:關喜艷、張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