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東楚晚報 記者 田力)由黃石市人民政府與湖北省地質局共同主辦的湖北省(黃石)礦物晶體奇石文化博覽會將于2016年9月26日在大冶湖生態新區核心區開幕。對于這場國際性礦物晶體奇石寶玉石展示、鑒賞、交易盛會,眾多的黃石市民和省內外的礦物晶體奇石寶玉石收藏者、經營者、消費者翹首以待,期望殷殷。而記者日前從礦博會的承辦單位——黃石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公司獲悉,圍繞著礦博會如期舉行的目標任務,諸如工程建設、招商布展、地質環境治理等各項工作已在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
工程建設:烏泥灘上崛起礦博園
5月6日上午,蒞臨黃石的湖北省地質局領導看到,在大冶湖畔,昔日被稱為“烏泥灘”的不毛之地,修建了大道,平地聳起了一幢幢中式風格的樓房。占地10萬余平方米,總投資6億多元的黃石礦物晶體奇石文化博覽園已見雛形;占地3.3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的黃石地質博物館項目,正在為本月底完成樁基工程全力沖刺……
據市城投公司董事長、市礦博會分指揮部招商布展專班總負責人談國華介紹,礦博會期間的多項主題活動,都會在礦博園內亮相。這里除了礦物晶體奇石寶玉石展示館和華中礦物晶體奇石寶玉石交易市場這兩處大型實體建筑外,還在建了600個精裝修商鋪門面,建成后的礦博園將成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配套設施最完備并且是永久性的一流礦物晶體奇石寶玉石展示交易基地。
為了保質保量并按時完成礦博園的建設任務,從年初開始,施工人員節假日沒有休息,雨雪天氣也照常上工,高峰時有1000多人在工地上“大會戰”。
招商布展:外引內聯覓全球珍品
舉辦礦博會,黃石向世界展示的不僅僅是五光十色的礦物晶體奇石寶玉石珍品精品,還有轉型發展礦物晶體奇石寶玉石新產業,用綠色引領城市未來的雄心壯志。
按規劃,礦博園內有近3萬平方米展位,用于開辟國際國內精品展區、精品特展區、湖北展區、黃石展區及地礦科普知識展區,舉辦黃石工業遺產攝影展。梧桐樹好栽,但金鳳凰會輕易上樹棲息么?
5月5日和5月9日,由礦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和黃石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公司聯合發布的招商公告,兩次刊登在《黃石日報》和《東楚晚報》上。此舉帶來的結果是,不少本地石友、藏家、市民紛紛來電或上門,咨詢參展或逛會的具體事宜。
事實上,承辦單位并未滿足于被動的“等客上門”。在此之前,他們通過召開座談會、登門拜訪等形式,聽取大冶、黃石地區礦物晶體奇石寶玉石收藏家、經銷商對礦博會活動的意見和建議,對黃石地產珍稀礦石藏品和標本的種類、數量、市場價值及流通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
4月28日,市國土資源局總工程師柯海燕、市城投公司副總經理余福安等市礦博會分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又驅車來到武漢,會晤湖北省地質局相關領導,共商招商招展大計。在這次交流中,省地質局方面明確表態,將在全省地質系統中倡議,將湖北區域內豐富的地質礦產、奇石寶玉石資源引入黃石礦博園落戶和展示。與黃石市人民政府、市礦博會分指揮部一起,共同做好礦博會的籌辦工作。
與此同時,作為承辦單位,市城投公司接觸了國內多家有過辦會經驗的大型策劃營銷推廣機構,正在對布展商進行招標。其目的就是,通過有實力的布展商的媒介作用,提升礦博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確保國際頂尖的礦物寶石商家和全球知名的礦物晶體奇石寶玉石珍品也能夠參加礦博會,讓盛會“高大上”起來。
說起來沒有幾個人知道,5月7日和8日,當黃石市民愜意地歡度雙休日時,市礦博會分指揮部綜合協調組、招商布展組的王曉燕、黃海燕等人風塵仆仆地趕到了上海,現場觀摩正在這兒舉行的國際礦物寶石展活動,并向展會的承辦團隊虛心“取經”。這當然也是在為辦好黃石礦博會用心“做功課”。
塘口治理:為盛會營造優美環境
因礦興市的黃石,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為“礦冶之城”制造了一個個“傷疤”。
黃荊山、長樂山、東方山一條條山脈,宛如綠色長龍坐臥在磁湖和長江邊,美中不足的是那一個個殘缺不全的開山塘口。這些礦山塘口,山體破碎裸露,現場塵土飛揚,既污染了生態環境,也破壞了地質條件。據市礦博會分指揮部礦山治理組調查摸底,園博會、礦博會周邊區域分布大小48個塘口,不但羈絆著黃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的步伐,而且也影響著黃石對外開放的形象。
4月6日,黃石園博會暨礦博會周邊區域礦山塘口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動員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市園博會暨礦博會周邊區域礦山塘口治理攻堅戰正式打響。
在出臺實施的《黃石市園博會暨礦博會周邊區域礦山塘口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方案》和《黃石市園博會暨礦博會周邊區域礦山塘口地質環境治理工作督辦考核辦法》中,西塞山區政府、下陸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為礦山塘口地質環境治理主體責任單位,市國土局、市林業局、市安監局等職能部門則為協調配合責任單位。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礦博會分指揮部指揮長汪斌強調,在園博會和礦博會開幕前,22個國家投資礦山塘口治理項目應完成工程量或投資額的70%以上,26個地方投資礦山塘口治理項目應完成設計方案編制工作,生態恢復治理啟動率應達到100%。
現在,一個多月時間已經過去了,記者從市礦博會分指揮部了解到,通過實行周通報、月排名、總兌現“三個一”督辦考核辦法,已督促22個國家投資礦山塘口治理開工率達到77.27%,比3月份提高23個百分點;26個地方投資項目正在編制國家投資項目申報實施方案。
各城區的塘口治理工作進度和效率有快有慢,如:22個國家投資礦山塘口中,西塞山區政府承擔的1個塘口已竣工驗收,下陸區政府承擔的8個塘口已完成工程總量的41%,開發區管委會承擔的13個塘口開工率僅61.53%。面對艱巨而繁重的塘口治理任務,5月下旬,市礦博會分指揮部將召開治理工作現場會,對這項工作進行再動員、再督導。無論如何,黃石都要營造一片秀美和諧的生態環境,迎接盛會的到來。
失而復得的湖北石
大冶市觀賞石協會會長、湖北鑫洋礦物寶石博覽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杰軍,在省內外礦物晶體、奇石收藏圈子里名氣頗大,他在大冶金湖開了一家礦物寶石博覽館,其鎮館之寶就是湖北石。
日前,記者一行去博覽館參觀時,陳杰軍的好朋友、黃石市觀賞石協會副會長朱裕民講了一個故事:
多年以前,陳杰軍從大冶境內的馮家山礦尋到這塊湖北石的時候,其實對石頭的巨大價值并不十分清楚,后來,在經濟困難的時候,他將這塊奇石以4000元的價格賣給了別人。然而,隨著收藏的深入,對湖北石加深了解后,他后悔不迭,萌生了把這塊湖北石重新購回的愿望。
尋覓,打聽,追蹤……為了找到這塊心愛的石頭,癡心的陳杰軍耗去了十年光陰。也許真的是生來注定的不解之緣,2014年,陳杰軍在國內收藏市場找到了這塊石頭,此時,這塊石頭已流通了4個省,過了十幾位藏家、石友之手,其銷售價格已上升到10萬元。
沒有半點猶豫,陳杰軍掏出10萬元現金,把石頭小心翼翼地捧回到家鄉,陳列在博覽館最醒目的位置。此后,無論何人索要,無論出何天價,他堅決不賣。用朱裕民的話說:“如果陳杰軍再次把這塊奇石賣掉,那他也不是陳杰軍了。”
湖北石的價值在哪里?朱裕民認為有三:一、這種含錳成分的硅酸鹽礦物,是一種新礦物,其意義就如同奧運冠軍程菲的“程菲跳”動作,全球獨一份,將永載世界地質史冊;二、湖北石只有一個產地,就是湖北的黃石大冶,因為發現了它,大冶成為了世界著名的九個礦藏及礦物產地之一,由此也奠定了大冶在國際礦物寶石界的至高地位;三、它是中國第一個以區域命名的礦石,系由國際礦物命名委員會權威授名。
共商布展大計
5月11日上午,市委副秘書長、市礦博會分指揮部副指揮長楊國晉主持召開座談會,與應邀前來的湖北省地質局一大隊、五大隊、中南冶金地質勘探隊相關專家共商“湖北展區”布展事宜。據悉,今年礦博會期間,礦博園內開辟的湖北展區,布展面積約2000平方米,專門用于湖北省境內出土的珍稀礦物晶體、奇石、觀賞石藏品、標本實物的陳列展示,此外,還將舉行地質科普宣傳圖片展、市民淘金體驗、玉石加工服務、寶石首飾品鑒定賞析等主題活動。
圖為會前,與會人員在黃石規劃展示館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