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的臭水坑,如今是美麗的天鵝湖公園;原來挖山取石的裸露傷疤,如今綠草如茵……這些轉變,正在湖北省荊門市發生著。
化工重鎮謀求生態轉型
荊門市地處湖北省中部,植被茂盛,生態資源豐富。但從1984年建市以來,重化工產業集中,生態負荷日趨加重。走出生態困境、堅持綠色發展,成為荊門市的新選擇。
近年來,荊門市探索生態立市,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產業綠色轉型,以城市森林系統為主線,打造城市森林景觀,實現開窗見綠的荊門生活。2015年前三季度,荊門市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8.06%,下降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年初,荊門市正式位列“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
循環經濟助推綠色產業發展
早在2006年初,荊門就出臺了加強節能工作與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見。十多年來,荊門市將節約資源、節能降耗、污染減排、循環經濟項目建設、示范試點等納入各級班子年度目標管理,對節能減排等循環經濟主要目標任務實行“一票否決”。今年,荊門又正式確定堅持生態立市、建設生態荊門戰略,并繪出了翔實的路徑圖和時間表。
按照“實踐者受益、使用者付費、污染者受罰”的原則,荊門探索建立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撐體系,讓企業在循環經濟中有錢可賺。目前,荊門以廢舊回收利用為核心,與相關加工企業進行循環耦合鏈接,打造了6條循環產業鏈條。
4年來,荊門共投入資金80多億元,新造林5.1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2.4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8.5平方米。目前荊門市區公園綠地總面積達1858.08公頃,基本實現中心城區市民出門500米有公園綠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