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荊楚各地
解讀全域旅游下的“英山策”
2018-01-21 09:56:27   來源:今日湖北網

——湖北英山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推進全域旅游紀實


品嘗舌尖上的英山美食,一睹“水派江淮,極目楚天”的雄偉;聽一曲英山采茶戲,演繹“入戲太深”的纏綿;去茶山上呼吸好空氣,在天然氧吧里沉醉······全域旅游正成為湖北省英山縣旅游業發展的最強音。

   乘全域旅游東風,湖北省英山縣謀勢而動,緊緊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不斷轉變旅游發展思路,創新旅游發展戰略,轉變旅游發展方式,優化旅游發展環境,激發旅游發展動力,由單純的景點、景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

英山,已逐漸成為原生態景觀與人文底蘊相匹配、原鄉味與“泛旅游”元素相融匯的度假休閑和旅游目的地。英山全域旅游注重文化引領,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助圓農民致富夢想,吹響了全域旅游強縣富民的沖鋒號

                   創新:“小山城”營造“大空間”

 


創新是活力之源,思維思路創新是解開發展瓶頸的金鑰匙。

英山,人口約40萬,在經濟、文化等領域,論基礎和塊頭都是短板,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山城。

       綠色大優勢,決定英山應該有大作為。英山縣旅游局局長曾曉玲說,英山在大別山主峰核心區,森林覆蓋率超過70%,每年優良空氣天數達到360天。英山還是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漂流之鄉、中國茶葉之鄉、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這些之,決定英山并不

     現實雖小,思維可大。

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將發展全域旅游作為英山突圍和后發趕超的重要抓手,一是以茶葉、中藥材、特色農業為主導,建設大別山特色產業基地;二是發展文化旅游,充分發掘生態資源優勢。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發展,注重頂層設計,科學把握英山旅游發展定位。先后聘請國內權威旅游規劃專家作為英山旅游產業發展顧問。將英山定位為畢升故里,四季休閑,主打中國好空氣,英山森呼吸旅游品牌,著力建設華中休閑度假勝地。英山初步形成了城區溫泉養生度假區、北部生態休閑旅游帶、西河山水鄉村旅游帶、東河人文風情旅游帶、南河環白蓮河水生態旅游帶一區四帶發展格局。

        思路創新,讓小山城迎來發展大空間;全域旅游,讓小山城激情煥發新活力。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英山奏響全域旅游四季歌。英山縣旅游局副局長黃歡介紹,按照全域旅游總體規劃,英山全力推動全域旅游產品開發,已形成春夏秋冬,一季不空的產品發展布局,春可品茶觀花,夏可避暑漂流,秋可登高賞葉,冬可泡泉滑雪;重點策劃了五谷四海(五谷是:紅葉谷、茶葉谷、漂流谷、藥谷、文谷。四海是:大別山主峰云海、桃花沖林海、四季花海、地熱泉海)旅游線路,真正讓全域旅游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協調:“大合唱”開啟“旅游+”

 

         一曲“大合唱”,開啟“旅游+”。此曲只應天上有,鼓瑟齊鳴震八方。

英山縣積極貫徹協調發展理念,促進多領域多產業的大融合,開啟了全域旅游+”格局。

        推動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之魂。積極開展黃梅戲普及活動,打造一批特色民俗節目,開展英山民歌大家唱活動,制作了《文化英山》專題宣傳片和宣傳冊,編印《英山民間故事選》和《英山民歌集》,收集整理全縣紅色旅游資源并結集成冊。

       推動旅游+體育。先后舉辦了大別山南武當首屆滑雪節、大別山主峰登山賽、挺進大別山漂流大賽、南武當太極拳邀請賽、2017黃岡市青少年暨中學生男子籃球賽等一系列體育賽事活動。

       推動旅游+農業。著力推進觀光農業、設施農業、現代農業發展,大力發展生態采摘園、茶葉觀光體驗園、荷花品賞體驗園等15處??h農業部門將西河旅游公路沿線田園設計為五彩田園,引導農民種植油菜、紫云英、格?;ǖ扔^賞經濟作物。藥繭辦建設四大園區(華中藥用植物石斛園、大別山道地中藥材深加工園、大別山蒼術旅游文化產業園、大別山藥材博物館),創建中藥材健康旅游示范園區。2016年積極申報了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9家。打造茶葉谷、制 作茶旅游融合宣傳片、推出茶旅融合旅游線路,組織茶企參加旅游推介會、博覽會。

        推動旅游+扶貧。大力實施旅游富民工程和旅游扶貧“5331工程。鼓勵城鄉居民以參與經營、參與服務、土地流轉入股、鄉村旅游合作社等不同方式獲得收益,實現旅游發展成果全民共享。2015年以來,神峰山莊以念好扶智、定點、流轉六字真經為突破口,開啟了新文化+新農業+新健康復合經營模式,走出了一條大別山片區旅游扶貧的新路子。

        推動旅游+招商。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引資工程,圍繞全域旅游總體規劃,在全縣開展大招商行動。近3年來,英山縣招商引資的60%以上都是文化旅游項目,先后引進旅游招商項目達20個,累計投資額近100億元,為全域旅游發展夯實了底盤。投資20億元的楚江南小鎮、投資3億元的洪廣畢升溫泉、投資3億元的中皖國際溫泉酒店、投資過10億元的四季花海、投資3億元的桃花沖生態小鎮、投資5億元的樂家山旅游區、投資2億元的神峰山莊、天馬寨、金沙半島、五道水養生谷、投資5000萬元的童玩谷生態園等一大批旅游項目在英山落地生根。

         通過旅游業的帶動,英山縣開發出英山云霧茶”“潤禾大米”“黑禧豬”“大別山寶等一大批特色旅游商品,暢銷全國。依托英山縣旅游協會、電商協會等民間組織,構建線上線下互動、社區超市對接的特色旅游商品銷售網絡……英山的茶、桑、藥幾大主產業在旅游業帶動下,完成了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的蛻變。

 

綠色:“綠馬甲”守住“生命線”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生態環境沒有可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英山是一座全身披著綠的美麗山城。

看東河:桃花沖水派江淮多嬌嬈,天馬寨繁花似錦迎客來,童玩谷兒童游玩極樂地,畢升漂流享譽華中漂流谷;攬西河:大別山主峰壯美大別美如畫,西河十八灣一線串珠入眼來,麗景山莊一步一景美如畫,仟禧農業田園風情原生態。

        英山身穿綠色馬甲,奏響了發展全域旅游強縣富民曲。始終秉持生態立縣理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基本思路,堅守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將綠色英山這張名片推向世界。

        綠色決定生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英山歷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本屆縣委、縣政府在原有美麗鄉村基礎上進行了再定位、再提升、再整合,亮出了建設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的目標。出臺全縣美麗鄉村建設方案。推出了原鄉生活 山里老家的主題品牌,在全縣構建了西河十八灣、東河百里秀、南河水鄉情三大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帶。重點對西河十八灣鄉村休閑旅游帶和東河百里秀人文風情旅游帶建設進行了策劃,確定了西河一灣一特色的山水畫廊和東河一景一秀的人文風情旅游帶主題定位。通過示范引領,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由縣農辦、旅游局牽頭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率先在西河片區啟動實施西河十八灣鄉村旅游示范帶建設,將西河四個鄉鎮近30個美麗鄉村串珠成線,整合成一個開放式鄉村旅游大景區。政府整合各部門財政資金過億元進行旅游基礎配套建設,改造升級了西河旅游公路、新建了游客接待中心、高標準設置了旅游標識系統、完善了旅游廁所和停車場。帶動社會資本投入近10億元,先后建成了神峰山莊、樂家山旅游區、利生園、餅子鋪、迎豐山莊、金山寨等特色旅游項目?!敖衲暧衷跂|河片區啟動了‘東河百里秀’美麗鄉村旅游帶建設,聘請韓國著名鄉建大師崔德基設計建設”英山縣旅游局副局長段曉輝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在南河片區推動南河水鄉情項目。同時大力推進全縣鄉村環境綜合整治??h委、縣政府成立工作專班,集合部門和鄉鎮優勢力量在全縣范圍內打了一場鄉村環整治殲滅戰,大力實施了三邊三化工作(路邊、屋邊、水邊開展潔化、綠 化、美化),強力推進了改廚、改廁、改圈工作。全力消滅了鄉村白色污染和生活垃圾。

         綠色效應激起千層浪。

縣水保局結合該縣實際,積極探索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新思路新模式:將綜合治理與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國土整治、農業開發、庫塘保護、農村小水電、山區生態修復緊密結合,以小流域為單元,山、水、林、田、路、村統一規劃,綜合治理,探索旅游觀光生態農業”“茶、花、果、雞、豬、沼、菜立體復合生態農業等新模式。2013年度東湯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項目——紅山鎮金盆村千畝生態觀光產業園,建設前,村后的近 千畝荒山坡雜草叢生,少有人踏足,英山縣水保局累計投資945萬元,建設后相繼完成對荒山的改造,公路、步游道縱橫,林、果、藥交錯,成為一個集特色產業發展、觀光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生態產業園。2016年,原省委副書記張昌爾來英山檢查視察精準扶貧項目,對該產業園給予了充分肯定。

 

開放:“大喇叭”奏響“英山紅”

 

 

       英山以開放的姿態,內通外聯,開展旅游大營銷,全域彰顯英山新形象。大員上陣、大喇叭助力,大手筆營銷,大咖代言,上演了一曲曲精彩的全域旅游連續劇。如今,中國好空氣 英山森呼吸的廣告語家喻戶曉,英山旅游形象日漸深入人心。

         高位宣傳提升知名度。自2013年起,政府每年投入600萬元進行旅游宣傳,連續兩年在央視推廣中國好空氣英山森呼吸旅游品牌形象,與中國旅游報、湖北衛視、湖北日報、新華網等主流媒體合作推介英山。

         創新宣傳提高精準度。利用公交車身、地鐵電視、航空機倉、高鐵電視、戶外大屏、高速廣告等全方位推介英山旅游產品,使英山漂流、溫泉、賞花等旅游線路產品在武漢市場份額大幅提升;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開展營銷宣傳,英山旅游微信、微博閱讀量長期位居國內領先水平,實現了小投入大營銷的效果。

        節會營銷增強美譽度。連續3年舉辦挺進大別山漂流賽,將英山打造成為國內知名的漂流之鄉;將連續舉辦了22屆的茶葉節升級為英山茶文化旅游節,主打茶旅融合牌,全員參與,全業融合,一年一主題;連續兩年舉辦全縣美廚娘廚藝大賽,不僅弘揚了英山特色飲食文化,提高了鄉村旅游服務水平,還叫響了英山鄉村旅游品牌,推動了英山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創新方式舉辦全縣民歌大家唱活動,將英山民歌唱響英山;借助同程網、騰訊大楚網機構的網絡資源 優勢,整合英山旅游資源,推出每月有活動,周末有去處的旅游線路。

        植入營銷增強關注度。通過參與拍攝《英山戀》、《最強小孩》、《問道南武當》、《別墅里的農家院》等影視劇,巧妙植入英山旅游元素,不斷提高英山旅游形象。同時,制作了四季英山旅游宣傳片。以及聯合茶葉局制作了10秒、15秒、20秒、4分鐘茶旅融合宣傳片,并在省內各主要電視頻道進行播放。

    

共享:“三全論”放逐“旅游夢”

 

英山縣縣長田洪光提出“三全旅游論”(即:全業融合、全民參與和全域旅游)。三全旅游站位高,三全旅游正逢時。三全論也是實現共享發展理念的號角和推手。

         一融百通,全業融合魅力顯現。

         茶是農業,加工茶葉是制造業,喝茶品茶是休閑、文化產業,茶既是農副產品又是旅游商品。農旅結合后,入園采茶游玩可大幅提升旅游經濟收入。茶葉節、荷花節、桑果節、插秧節、玉米節、捕魚節、童玩節,旅游業串聯各產業,放大了產業邊際效應,閃耀出異彩紛呈、魅力無限的光芒。

         英山發展全域旅游,以共享為本質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旅游發展成果。讓更多群眾通過發展旅游脫貧致富,共享旅游發展紅利。

在西河沿線,以五星級農家樂神峰山莊為龍頭推出的千里挺進大別山生態循環農業四天三夜體驗游長年游客爆滿。白天,游客體驗軍營生活、采茶、觀看農家豬運動會、吃有機蔬菜,晚上,農莊組織員工表演特色文藝節目,與游客同慶同樂……神峰山莊系列化的特色服務創造了生態農業+旅游的奇跡,2013年開業以來,每年實現產值翻番。附近鄉村的富余勞動力及留守婦女、留守老人或就地在山莊上班,或加盟參加種養業。特別是以先秾壇公司參股51% 、農戶以土地入股成立種養合作社方式加盟神峰山莊的模式得到全縣響應,一方面為神峰山莊在武漢的農產品直營店提供了充足的肉蛋菜貨源,另一方面,80個專業村應運而生。據測算,神峰山莊200多名員工,年工資平均過4萬元,200多個家庭擺脫了貧困。

         突出農民主體,全縣共發展各類農家樂、生態農莊705家。

         作為全域旅游樣板的英山四季花海·旅居新鎮,貫徹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貫穿始終,把原生態的風景與現代的景觀相融合,依山就勢,改造山水。通過民宿改造,還原淳樸鄉野的自然景觀,融合鄉村文化民俗、綠色觀光、特色花卉苗木產業、農副產品生產經營為一體,打造高品質、多田園、4A級休閑旅居小鎮;以浪漫情園體驗四季花海場景為特色,建設以鄉村賞花度假為核心,以山地生態旅游為特色,集休閑

度假、愛情創意、溫泉療養、水上娛樂、生態教育、民俗體驗等旅游專項活動為一體的多功能園區,讓鄉愁元素與時尚因子相融合,讓旅、游、居、養彼此交融,在鄉愁里回歸自然,在自然中享受人生。

      該項目通過旅游扶貧助推精準扶貧,通過政企共建的示范帶動方式,依托四季花海·旅居新鎮度假區,將項目區內的大垴寨村、將軍山村、九龍口村、四棵楓村、望天畈村、馬塹村涵蓋在內,將惠及6個村2000余農民。農民把農特產品、綠色食品賣給了城里來的游客,在綠色暢想中實現增收致富。

在四季花海,農民蛻變成了花農,變成了旅游人,變成了產業工人。他們除了拿鋤頭、剪刀下地干活,還要招待游客吃喝玩樂,坐在家門口輕松賺錢。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華中地區綠色生態發展的樣本典范,成為華中旅游生態新地標,示范引領和帶動更多的企業實現綠色崛起;以文化旅游新坐標,生態旅游新高地,旅居生活新選擇的魅力和影響力,吸引高端產業入駐,吸引和拉動游客到英山旅游、消費、創業,讓更多的人共享城市化、現代化的生態文明成果。

城中看山山碧翠,山中看城城繁華;園中看景景秀麗,美景入園園有情,該項目書寫生態文章,壯大旅游產業,不僅美化了景區,保護了生態環境,還促進了農民就業。

一業興,百業旺。旅游扶貧,讓貧困鄉村沉淀千年的文化和生態穿越時空,串起百業,匯聚萬眾,激發出農民參與旅游發展、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熱情。

         旅游業曾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鋒隊。在新時期的發展進程中,英山旅游業將再次肩扛重任,以五大發展理念的底色描繪出一幅旅游發展的新畫卷,為早日脫貧致富、決勝全面小康提供堅實有力支撐。英山旅游業將釋放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活力,也期待早日實現全域旅游的百花齊放。

 

作者 鄒德祥系知名作家、旅游營銷策劃專家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在线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不卡片 | 日本精品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