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譚文)6月19日,由中國工商報與國家商標局聯合開展的商標富農和運用地理標志精準扶貧典型案例征集和評選活動圓滿結束,經過公眾投票,英山云霧茶以較高票數喜獲全國十大典型案例。
地理標志商標是一種重要知識產權,在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以及推薦精準扶貧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多年以來,在歷屆英山縣委、政府和全縣40萬茶農以農業抓產業、產業抓特色、特色抓茶葉為主抓方向,堅持不懈、齊心協力,終于使英山云霧茶從小到大逐步形成了農民致富的主要支柱產業。英山云霧茶以其“形美、色綠、香高、味醇”的品質風格先后榮獲“湖北十大名茶”、“湖北十佳文化旅游名茶”等稱號,英山被授予“中國茶葉之鄉”、“中國綠茶(名茶)之鄉”等稱號。
地理標志商標為英山云霧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用前茶葉占人平純收10%—20%,總產值近10億元;使用后茶葉占30—60%,總產值約20億元。使用前每斤只能賣30元錢還滯銷;現在英山云霧茶產銷兩旺,每年每戶農民增收2萬多元,累計收益農民達10余萬人。到2016年全縣茶園面積達到25.4萬畝,茶葉產量2800萬公斤,產值19.9億元,茶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全縣11個鄉鎮,有10個鄉鎮成為茶葉專業鄉鎮。全縣已建成了5個萬畝生態茶葉帶,50多個千畝茶葉小區,60多個茶葉專業村,近20萬人茶農。已有近12.6萬茶農因種茶制茶銷茶而脫貧致富。茶農人均茶葉收入0.6萬元,茶產業精準扶貧帶動10600戶、4萬人增收脫貧,其中人均增收0.15萬元。到2017年底全縣整體脫貧。
本次十大典型案例評選是中國工商報、國家商標局在全國3574件地標中由各地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精心推薦的30件案例中通過中國工商報官方微信公眾號投票產生的。熱心網友共計投票112萬張,英山云霧茶以143267張高票當選。
今年以來,英山云霧茶可謂是多喜臨門:在前不久的
“2017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英山云霧茶品牌價值評估16.22億元,再創歷史評估新高,位居2017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第32位;在最近的“2017年最受消費者喜愛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 中也以高票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