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誓要變革電視產業的夢想將再次被證明是南柯一夢。即使是公司內部正在測試的支持超清4K視頻流媒體的Apple TV機頂盒,距離實現這個夢想也有著太大的不切實際。因為,以它表現出來的功能,與已經成為整個互聯網智能電視行業的顛覆者相比,就是一個幼兒在試圖去挑戰一個巨人。
2月初,蘋果給了果粉們以及電視產業觀察家一個希望:挖來亞馬遜Fire TV部門主管蒂莫西·特維德哈爾(Timothy D. Twerdhal),讓其管理公司旗下的電視業務。特維德哈爾的加盟意味著蘋果再次把精力投入到了Apple TV機頂盒業務當中。
特維德哈爾加盟蘋果,正值公司在測試最快將于今年發布的全新、第五代Apple TV。據熟悉蘋果計劃的消息人士稱,這款內部代號為“J105”的電視機頂盒,將支持超清4K視頻流媒體服務,而且能夠展現更加生動豐富的色彩。但這款電視機頂盒成為像iPhone一樣的開創性產品嗎?或許,這只是蘋果又一次給用戶開出的玩笑。
事實上,蘋果在電視業務上表現出來的創新與他在手機業務上的創新給人的感覺是這是倆家不同的公司。電視業務缺乏創新,永遠跟隨,而手機業務才擁有真正的蘋果特色。但更令人驚奇的是,蘋果一直希望變革電視行業,但它的夢想也許永遠無法實現了——因為一家來自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已經完成了對傳統電視的顛覆,并在技術上最少領先2—3年的時間。
電視業務或是 “假”蘋果在運營
相比蘋果在手機業務上的創新,它在TV業務上的創新更被人看成了“這或許是一家假的蘋果在運營。”因為,蘋果推出Apple TV的初衷是為了取代有線電視公司笨重的機頂盒,以及只能夠播放直播內容的電視機,但這樣的構想從未成為現實。
據了解,蘋果在突出TV業務之時,如同希望手機顛覆舊有產業結構繼而引領行業一樣,也希望電視業務一鳴驚人。當時,蘋果TV團隊希望給Apple TV配備游戲手柄,使其更好的對抗微軟Xbox和索尼Playstation,但這樣的構想也未成為現實;后來,蘋果TV團隊希望用戶躺在沙發上就對Apple TV發出語音指令,但最終這樣的設計也未成為現實。
2006年,蘋果推出第一代Apple TV,這臺出自喬布斯之手的設備沒有更多的驚艷,它只能夠通過Mac把iTunes里的視頻投射到電視上;2010年,蘋果在秋季發布上推出第二代Apple TV,讓用戶能夠通過互聯網播放流媒體內容,依然不夠驚艷。
2015年9月,蘋果推出了第四代Apple TV,但可惜的是它只是一款改進韓品,僅支持應用商店App Store以及語音控制……但價格卻高達149美元,比亞馬遜的Fire TV貴60美元,比Roku最貴的產品還貴20美元。更悲催的是,用戶的收視體驗并未得到多少改變。
為打開市場,蘋果曾提議把四大廣播網絡,一部分有線電視頻道,以及一些按需電視節目和電影捆綁打包提供給用戶,每月向用戶收取30美元至40美元的訂閱費。但因為雙方在成本、捆綁的組成和談判策略上出現了分歧,媒體公司指責蘋果高傲自大;蘋果譴責媒體公司毫無靈活性可言。最終,他們的談判以破裂收場。
現在,蘋果并未透露Apple TV的實際銷售數量,但公司首席財務官盧卡·馬斯特里最近表示,與2015年的假日購物季相比,2016年假日購物季期間Apple TV的銷量出現了下滑。市場調研公司eMarketer則指出,自2015年秋季開始發售以來,第四代Apple TV一直在穩步失去市場份額。今年1月,只有11.9%的聯網電視用戶在使用Apple TV,比例低于去年9月的12.5%。
雖然Apple TV對蘋果的業績無足輕重,但它卻是蘋果服務業務的核心,原因是消費者越來越多的為客廳購買、租賃和消費媒體。蘋果上一財年服務營收達到了近250億美元,為公司僅次于iPhone的第二大業務。
但蘋果電視業務的表現,難以令人滿意。這也讓業內評價:這或許一家假的蘋果在運營。
蘋果TV遠落后樂視
蘋果iPhone 雖然是智能手機領域追隨的對象,但蘋果剛剛推出的Apple TV卻扮演了決然相反的角色——它不是引領行業,而是扮演著追隨者、模仿者的角色。
蒂姆•庫克在蘋果TV第四代發布的時候說:“我們認為電視的未來在于應用。”而在他隨后的展示中,包括通過語音助手Siri搜索電視節目和演員、電視購物等應用,以及利用遙控器當成游戲手柄等功能,均無法令人眼前一亮。因為,蘋果展示出來的這些技術早在兩年之前,樂視超級電視上就已經實現了。
因此,蘋果發布會結束之后,諸多行業分析師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吐槽,認為看完蘋果發布會之后,好像穿越到了兩年之前。作為一直引領科技行業發展的高科技公司,蘋果此次展現出來的技術實在令人失望,認為以樂視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如今在技術創新上已經超越了蘋果。
事實上,樂視也是中國互聯網行業中第一個站出來聲稱要顛覆蘋果的公司。在去年414超級手機發布會上,樂視就公開質疑蘋果,對蘋果的封閉模式提出強烈譴責。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稱樂視將秉承1984年蘋果公司的顛覆者精神,向蘋果發起顛覆性挑戰。
當時,業內對樂視勇于挑戰蘋果表示疑問。但現在看到蘋果發布的Apple TV,卻讓行業相信,樂視挑戰蘋果、顛覆蘋果并不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有著切實的信心。特別是樂視超級電視依托全球獨有的“平臺+內容+硬件+軟件+應用”生態模式而表現出來的先人一步的科技創新,讓大家看到了顛覆蘋果的曙光。
事實上,樂視超級電視一直是最受廣大中國消費者喜愛的樂視產品之一。上市以來,已經獲得超過1000萬臺的銷量,成為中國無可爭議的智能電視第一品牌。去年樂視919樂迷節,一天就銷售了86.6萬臺樂視超級電視,這是中國電視行業兩天的生產總量。
在去年美國的發布會上,樂視推出uMax85。uMax85是樂視在推出全球最大尺寸的智能電視uMax120之后,再次推出的uMax系列新品,正如北美首席研發官Rob Chandrok所說,這款家庭影院級的電視讓電影愛好者在家中就能夠獲得極致體驗,將移動電視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款電視真正定義了‘無極限’。”
對樂視來說,體現極限科技的智能硬件只是整個生態的終端入口,而通過終端所能體驗到的內容才是樂視生態提供給用戶的核心價值。這一改變更是對整個電視產業的一次變革。當前,大部分美國用戶還在習慣于支離破碎的視頻體驗,下載APP,為每個服務付費,不厭其煩的登陸。而內容商往往也只為一個平臺提供內容。但樂視將為美國用戶建立一個更好、更便捷的極致體驗。
在內容上,樂視采取了一種全新的開放內容戰略,與美國最優秀的內容供應商合作,憑借強大的樂視云和EUI系統,迅速搭建起自己豐富多樣的內容平臺,為美國用戶提供完美的內容體驗。據樂視北美內容業務總經理Jeff Briller表示,當下的屏幕內容為觀眾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豐富選擇,但往往只是數量多,而非高質量的內容觀看體驗。繁多的選擇讓人暈頭轉向,但用戶始終很難獲得符合他們口味的內容及相關推薦。
Jeff Briller稱,為了在北美這樣一個競爭激烈且飽和的市場上立足,樂視正在實施一系列計劃。通過與奈飛、谷歌、Hulu,SHOWTIME 和 SLING TV等眾多視頻內容服務商達成合作,樂視將通過終端設備,推出包含這些內容服務應用的內容開放視頻平臺。目前,樂視內容開放平臺的內容合作伙伴可以說覆蓋了整個美國娛樂界:MGM、LIONSGATE、A&E NETWORKS、TASTEMADE、AWESOMENESSTV、MAGNOLIA PICTURES、MACHINIMA、SEESO、COSMPOLITAN、ESQUIRE MAGAZINE、DELISH等等。
另外,通過收購VIZIO,樂視已經在美國擁有了一個非常有利的用戶基礎。樂視將對符合硬件條件的VIZIO存量智能電視及將來生產銷售的VIZIO進行全方位的生態化改造,通過樂視云平臺和EUI系統賦予其極致的生態體驗。
蘋果變革TV產業的夢想成空
蘋果TV的夢想是變革電視產業,但從現實情況來看,樂視已經領先于它完成了這一偉跡。因此,很多產業內人士借此調侃,蘋果誓要變革TV的夢想顯然是永遠無法完成了。
從蘋果現在的運營模式來看,首先缺乏變革的信心。從現在蘋果對豐厚的利潤成癮的個性而言,僅此舉就會讓Apple TV束手束腳。據蘋果內部人士透露,當前的Apple TV應當有能力播放4K視頻。但是4K需要更快速的處理器,但這會導致Apple TV制造成本的上升,這會迫使蘋果接受更低的利潤率,或者是將零售價提高至市場無法接受的程度。最終,蘋果最終采用了一款廉價的處理器,但無法支持4K。與之類似,不綁定游戲手柄也是出于削減成本的決定。
現在,蘋果已基本上設定把電視機變成為巨大的iPhone:在應用商店中配置無數的應用。“這并不是我加盟蘋果的初衷,”一位匿名的Apple TV團隊成員表說。“我因為想要革新產品而加盟蘋果,但我們從事的只是產品升級工作,”他說。曾擔任投資銀行Piper Jaffray分析師十多年并一直研究蘋果,目前擔任風投公司Loup Ventures合伙人的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贊同這種批評。“Apple TV回避了一個問題:蘋果為什么要搞副業?蘋果應當要么做得很好,要么就壓根不做,”他說。
一直以來,國內互聯網公司對美國企業都熱衷于模仿、復制,由此也讓中國互聯網頭頂著“中國谷歌”、“中國facebook”……等頭銜,時常被人聊侃。而且讓人詬病的是,中國互聯網大多數被國外資本控制,純內資互聯網公司寥寥無幾。而敢于創新的樂視是另類,它敢于挑戰美國公司,這也被美國媒體認為樂視是一家不依托海外資本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它代表了中國民族互聯網品牌的崛起。
現在,樂視領先于蘋果顛覆了傳統電視,這被行業認為是媲美蘋果手機給行業帶來巨震的行業豐碑。有樂視在前面領導,也許蘋果只能將變革電視產業的夢想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