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江安,湖北荊州人,2000年進入傳媒行業,直到現在手上還有一家廣告傳媒公司,09年開始在溫州做互聯網項目,而后轉型為獨立天使投資人,先后投資了陌佰科技、三點一刻、寧波伯樂遇馬創業咖啡等六個項目,同時積極開展創業孵化,聯合發起中國創業咖啡聯盟,創辦了溫州首家創業孵化器——智創空間。如今這位經歷豐富的獨立天使投資人玩起了眾籌,他所主導創立的眾籌中國&眾交所一波三折,期間經歷過眾籌叫停、架構調整等一系列問題,目前已與上海帕拉迪集團達成合作關系,第一步會在全國范圍內建立FunderClub眾籌俱樂部,意在匯聚全國各地的眾籌愛好者和實踐者,未來還將與中科院天使投資研究所聯合籌建”眾籌商學院”。在他看來,眾籌即籌人、籌錢、籌市場,首先是籌人,只有大家都參與進來,才會有源源不斷的項目和資金。本期融眾訪談特別邀請到獨立天使投資人、眾籌中國&眾交所創始人黃江安,來聽他給大家分享關于眾籌和眾籌中國。以下為訪談部分內容。
獨立天使專攻眾籌
融眾網:您是一名獨立天使投資人,同時也是眾籌領域的研究實踐者,作為一名天使投資人,為何會想到做眾籌?
黃江安:從2012年的7、8月份到現在,我跑遍了國內三四十個城市,考察了各類園區,也接觸到大量早期創業者和創業孵化器的同行們,發現一線城市資源優勢明顯,而二三線城市的創業團隊和孵化器因其地域局限或投資人匱乏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大量優秀項目被埋沒。比如在一場路演活動中,可能現場的投資人或參與者不看到這個項目,但并不代表它就不是一個好項目,只不過是因為現場人數有限,到場的各位剛好不偏好于你,如果讓這些項目得到充分展示,面向全國甚至全球的投資人展示,那么它獲得認可獲取投資的機率就會高很多,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再加上我自己本身就是投資人,也希望有更多的好項目來源,當時眾籌平臺發展火爆,但是并不想做垂直模式的眾籌平臺,于是產生了一個“賣水”的idea,就是用電商的思路去建立一個眾籌領域的天貓商城,讓全球眾多的相關機構和組織都融入到眾籌中國&眾交所,大家互相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都到我們這個“眾交所”平臺上申請開通入駐。(編者注:什么是賣水理論?19世紀中葉,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抱著發財的心理,隨著淘金的人流涌入加利福尼亞州。山谷里水源奇缺,尋找金礦的人最痛苦的就是沒有水喝。亞默爾認真思考一番,覺得在這里也許賣水比挖金更能賺錢。于是他放棄了找礦,把手頭的鐵锨掉了個方向,由挖掘黃金變為挖掘水渠,他終于找到了清涼可口的水。他把水裝在桶里、壺里,賣給淘金者。結果,在很短的時間里,亞默爾賣水賺了不少錢,成了一個富翁。他的這種做法被后人推崇,形成“賣水理論”。)
這些入駐開店的人包括1、各個國家級創業園區;2、各種民營創業園區或創意園區;3、各類孵化器;4、各種創業咖啡館和創業聯盟;5、投資機構;6、具有實力的法人或者公司企業;7、目前正在運作的各類眾籌平臺。所有這些入駐開店的人有個共同特征,即他們自己本身就是平臺,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實體平臺,他們已經在自己的平臺上展示了一些項目,那么眾籌中國能給他們提供一個更大的市場,這個市場可以面向全國甚至全球的投資人,那么它就相當于是一個大淘寶或者天貓商城的地方,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眾籌領域的天貓商城。眾交所平臺上的投資人也包括兩類,一是合格投資人,比如關注早期項目的投資機構和獨立天使投資人;二是大眾投資人,比如一些草根投資人,他們或許并沒有大額資金,但是有參與投資的意向,愿意支持創新創業發展,那么他們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所以眾籌中國其實是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大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選擇不同的項目。但這些項目并不是直接通過眾籌中國的平臺展示出來的,它必須得到當地已入駐的眾籌平臺或者孵化器、園區等機構的推薦,然后才能獲得眾籌中國的展示機會。事實上我們引用了保薦人機制,當地的各類平臺機構所扮演的角色就相當于資本交易市場中的保薦人,他們對每個推薦上來的項目都負有審核責任,一旦融資成功,保薦人也將會獲得最大比例的收益。因此,眾籌中國&眾交所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垂直模式眾籌平臺,而是平臺中的平臺。
融眾網:就您的經歷來看,哪些人能做眾籌?
黃江安:其實我個人覺得,恰恰是因為有了之前的積累,現在做眾籌才會覺得如魚得水。這些積累和鋪墊我覺得主要來自四個方面,第一,你要具備良好的媒體傳播能力。從字面上看,眾籌,三人為眾,所以你需要有更多的人來關注和支持你。如果不具備,那你需要找到這樣一個具備傳播能力的平臺;第二,必須具備互聯網思維。眾籌是互聯網金融重要的分支領域,依賴互聯網和傳統金融的高度結合,它的發展也必須要有互聯網思維。我自己剛好有過五年的互聯網經驗,也是算一個鋪墊;第三,要做過創業服務。從我自己做創業服務的經驗來看,做眾籌必須要有成人達已、雪中送炭的精神,否則我覺得是做不好眾籌的。第四,需要有天使投資人的獨到眼光。眾籌畢竟也還是一種投資行為,它屬于早期天使投資領域,只有懂得天使投資的專業性規律,具備天使投資人的獨到眼光,才能發現更多更好的項目,債權眾籌和股權眾籌尤為如此。
最后,在具備這四種能力的情況下,同時還要了解和懂得眾籌最關鍵的兩個因素,即征信體系和風控管理團隊,眾籌是面向公眾的投融資,它首先要基于誠信,征信體系和風控體系一定要建立。因此我認為,只有同時具備這些要素才算是有了做眾籌的基本條件。
眾籌中國一波三折
融眾網:您最近正在實踐操作的 眾籌中國&眾交所 進展如何?
黃江安:眾籌中國一波三折。從去年12月有了這個idea之后,當時并沒有完全想好其發展方向,只是在微信和一些社會化網絡平臺上跟全國甚至全球的眾籌愛好者和實踐者建立了大量的聯系。年前我還在思索它的方向,年后,我又突然產生了一個“賣水”的idea,就是做眾籌領域的搜索導航,類似于團購導航網站“團800”。但后來發現中國尚不具備發展條件,因為經過調研,除開過于熱門的P2P債權眾籌平臺,國內其他三類眾籌網站(獎勵眾籌、股權眾籌、慈善眾籌)還在正常運營的并不多,即便加上國外的眾籌網站一共也才1000多家,基于這樣的數據量做搜索導航意義不大。另外,搜索導航是將流量導出去,導入到其他網站,這樣就會產生很多問題。因為我們做眾籌,未來的最大價值在于數據的留存和分析,如果僅僅作為一個搜索中間平臺,數據都流到其他網站,那么你未來的發展就會缺乏核心競爭力,所以我認為后續的人如果選擇這一領域一定會面臨這兩個問題,而且在這個行業去創業,我認為風險可能會更大。所以后來我就果斷放棄,經過思索和調整最后形成了現在的思路,就是做眾籌領域的天貓商城,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自己內部形成閉環,所有數據都由自己掌握,包括支付等環節。
2014年的2月12號,我在微信上發出了第一個眾籌中國的眾籌方案,從12號發出之后,就不斷的有全國甚至全球各地的人對我所提出的眾交所概念非常感興趣,很多意向股東加入進來,建立了一個意向股東微信群。在匯集了大概有三四十人的時候,我們就開始了線下宣講計劃,去到了杭州、上海、北京、深圳這四個意向股東比較集中的城市做了線下宣講和推介會,最終找到17個股東、募集到175萬元資金。但是在開過一個董事會之后,我突然叫停了這個項目,并趕緊讓股東不要再往賬戶打資金了。因為我們突然發現了很多問題,也意識到可能存在的政策風險。
融眾網:在集齊17位股東并且籌集到一百多萬資金的時候突然叫停,出現如此大的轉變是出于什么原因?
黃江安:我們眾籌的是一家公司,是一家未來可能有溢價、有發展潛力的公司,如果簡單采用眾籌咖啡館的多位股東和均權模式是不合適的,這在開過一次董事會之后尤為明顯。第一,項目的創始人突然會被所有的人放到一個很尷尬的位置,比如我可能就會被董事會任命為COO,被當做一個項目執行人,進而面臨著一個打工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項目創始人的優先權和優先股份沒人去提,大家都是均權,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實際利益。第二,因為股東數量太多,每個股東都投了錢,而且都來自于不同的文化和背景,有著不同的想法,這樣就會很難駕馭,這對于一個初創企業來說是最致命的。
在這個過程中,我最終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眾籌有兩種,在組織架構和股權結構中,它可以分為兩大類別。一是眾籌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是指實體項目,比如眾籌一家咖啡館、一間茶樓等,這種眾籌就可以在管理層之外采用均權模式。另外就是眾籌一個有潛力的公司,均權模式對于一家公司來說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我開始思考眾籌中國這樣的模式到底應該怎么做,特別是公司的組織架構和股權設置到底應該怎么玩,所以當時就停下來了。
后來我重新思考發展方向,調整了思路并制定了新方案。首先將方向定位成一個“賣水”的眾籌領域的天貓商城。其次,組織架構上摒棄傳統的眾籌模式,選用有限合伙企業,這樣就可以突破200人的上限,進而規避法律風險。
所以我建議,如果要去眾籌一家有溢價和發展潛力的公司,最好是先建立自己的核心股東團隊,選用有限合伙企業的形式,以大有限合伙企業下面“掛”小有限合伙企業的模式來規避注冊股東的人數限制。我覺得玩眾籌在組織架構和股權設置方面一定要深入了解和懂得有限合伙制,以前我們走了很多彎路,后來看了很多國內外的成功案例發現有限合伙非常棒,未來眾籌中國的落地也會主要依靠有限合伙模式。比如我們要眾籌一家很大的公司,首先會有一個主體運營公司,主體運營公司的股東構成最好是法人股,這個法人股選用有限合伙企業形式注冊,我們將之稱為“大有限合伙企業”,在接下來的融資中,盡量接受大額的個人投資。如果有眾多小額投資者想要參與進來,可以同樣借用有限合伙企業模式,將這些小額投資者打包注冊成一個“小有限合伙企業”,例如可以在武漢、溫州、上海等全國各地建立“小有限合伙企業”,然后將這些“小有限合伙企業”的資金以法人股東的形式注入到主體運營公司,這樣就可以輕易突破法律規定的人數上限,而且未來在引入VC時,風險投資機構看到的也只是五到十個法人股東,股東結構清晰明了,風投機構也會更愿意投你。
從理論上講,如果注冊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人數上限是200人,保留10個名額作為法人股,那么就還有190個股東名額,這190個股東名下可以掛190個小有限合伙,每個小有限合伙企業按照50的人數上限計算,190*50就有9500人。當然這只是從理論上推算,現實中不太需要這么多股東人數,通常十幾二十個就已經足夠運作了。
總的來說,眾籌一間公司必須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公司的定位和歸屬問題;第二就是要解決你的內部架構問題,即股權設置。眾籌中國當時就是因為沒有解決這些問題才會一波三折,如今方向明確,股東設置和組織架構也趨于合理,未來我們會沿著這條清晰的路線繼續走下去。
融眾網:眾籌中國未來的目標會是怎樣的?
黃江安:我們未來的目標會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全國各地建立FunderClub(眾籌俱樂部),將各地的眾籌愛好者和實踐者聚集起來,然后慢慢從俱樂部中產生一個有限合伙企業。
第二,注冊成有限合伙企業后就面臨著場地需求了,這個階段就相當于現在的創業咖啡館,你可以向政府或者其他有實力的企業、集團尋求場地和資源支持,這個場地也就是眾交所的雛形。雖然它的名字不叫眾交所,只能掛牌稱之為服務中心,但事實上它做的全都是眾交所的事,也就是現在的創業咖啡館和創業孵化器所干的事。
第三,當眾多服務中心在全國布點,得到政府共同認可之后,再去申請眾交所的掛牌就會顯得順理成章。
眾籌與天使共存
融眾網:在您看來,未來股權眾籌會不會革天使投資的命?
黃江安:恰恰相反,眾籌對于天使投資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參與眾籌可能更多的是一些非專業投資人,他們需要有一些合格的投資人來引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領投+合投模式,它們未來不會是替代關系,而應該是共存發展,而且天使投資人或天使機構會因為眾籌而發展得更好。以我自己為例,我之前作為一名獨立天使投資人,經常看中一個項目卻超出我的資金能力范圍,但如果未來有一個眾籌的機制和平臺,我領投一部分,剩下的資金就能讓大家以眾籌的方式參與進來。所以天使投資人是對眾籌參與者的正確引導和培訓,它未來更需要起到一個帶頭大哥的作用。
眾籌成功標準不一
融眾網:什么才算是一次成功的眾籌 ?是不是順利籌到了錢就算是眾籌成功。
黃江安:眾籌大致可以分為四類,每種類別都會有不同的標準。比如獎勵眾籌,國外典型代表是kickstater,國內則是點名時間,它的成功標準首先是在固定時間之內募齊資金,但我認為一次完整而成功的獎勵眾籌必須包含融前的征信審核、包裝展示,融中的推廣運營以及融后管理。很多人并沒有注重融后階段,但是因為眾籌獎勵屬于產品預售,你需要關注產品的生產和交付時間,只有產品最終按照約定時間到達消費者手中才算成功。
股權眾籌大多是在眾籌一家公司,首先它得是一個法人主體,其成功標準也是分階段的,投前需要做完善的盡職調查,融資過程中要注意規避非法集資的法律風險,同時考驗你是否具有強大的線下推廣能力,眾交所未來會采用一套遠程P2P視頻直播系統來幫助項目對接,你坐在硅谷的眾交所就可以看到武漢眾交所推薦上來的優質項目。融到錢的投后階段就是要持續關注創業企業的發展動向,建立一個良好的退出機制,股權眾籌最終成功的標準不是融資成功,而是退出成功。拿到了錢只能說是融資成功,而整個股權眾籌的成功一定要是退出成功。
債權眾籌屬于債務關系,它的成功標準相對比較簡單,最核心的在于前期的征信和風險控制。它的借后管理就是最終把錢安全的收回來。
慈善眾籌目前很少被人提起,但這恰恰是我最愿意跟人交流分享的,因為我認為其他三種眾籌的最終目標都是慈善眾籌,而且它能夠很好的凝聚正能量,釋放大效應,用眾籌的方式做慈善很可能會起到一個變革作用。它的成功就是從一個慈善公益項目的發起到募齊資金,到捐后管理、救助成功并最終反饋。有了這個最終反饋我覺得就是成功了。其實現在很多人都愿意出錢去幫助別人,但是很多慈善組織缺乏“公信力”,捐后管理沒法公開透明化,大家并不清楚自己捐出去的錢最后流向何處,未來P2P慈善眾籌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它的成功標志就是捐后管理透明公開化,讓每一個捐助過的人都清晰明了。做到這一點,這個慈善眾籌最終就會獲得成功。
融眾網:最后能否總結一下在中國玩眾籌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黃江安:寬泛的來講,第一是要關注政策走向。比如4月12號銀監會明確了P2P的監管底線,我們要根據自身的眾籌類型去關注政策的最新變化。
第二是要注意規避法律風險和誠信風險,尤其是股權眾籌要避開非法集資的法律風險。目前我國公司的類型主要有兩種,即合伙企業和公司制企業。公司制企業主要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業又分成有限合伙企業和普通合伙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和有限合伙企業的注冊股東人數上限都是50人,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股東人數最多是200人,了解這些就可以根據自身眾籌的實際需求去考慮公司的注冊問題。
第三是管理體系的建設,包括組織架構、股權結構、人員控制等等。眾籌面臨著管理多位股東,你的分配機制、股權設置、管理架構決定著企業未來是否能夠持續健康穩固發展。
第四,要有很好的傳播能力和溝通能力。眾籌需要口口相傳,它必須覆蓋盡可能多的人,知道的人越多,成功率就會越高,如果不注重溝通和傳播,勢必會造成項目擱置。
第五,眾籌的團隊建設。這個眾籌團隊還不同于創業團隊,它屬于資源整合型,需要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人組合在一起來干眾籌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