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旅游
湖北景區:莫在旅游黃金季“掉鏈子”(組圖)
2016-06-07 18:39:11   來源: 荊楚網

“湖北旅游”詞云圖

“湖北旅游”詞云圖



  湖北作為旅游大省,近年來旅游業實現了較快發展,具備了較好基礎,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僅4月、5月,湖北多地爆發了包括“恩施景區通行要道塌方”、“某4A景區內建墓地被叫停”、“三峽大瀑布一件雨衣引發沖突”等7起負面旅游輿情,涉及景區塌方、高消費、投訴等多個方面,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臨近暑假旅游旺季,旅游輿情高峰期再度來襲,如何提前做好防范,避免旅游輿情對政府的影響,成為當前重點關注的話題。

  一、涉鄂旅游類輿情概況

(“旅游”關注度走勢圖)


  1、暑假是“重災區”

  從全國范圍來看,每年春節、五一、國慶和暑假四個時期是旅游輿情的高發期,尤其是暑假期間,更是重中之重。荊楚網大數據輿情中心抽取100起近5年來湖北知名景區旅游行業輿情進行分析,發現暑假共25起,占到1/4,其次為5月18起、4月12起、10月9起。

(旅游輿情分布時間圖)

(旅游輿情分布時間圖)


  4月和5月節假日較多,輿情分布均衡。以今年7起輿情為例,分別涉及旅游消費(2起)、旅游環境(2起)、景區管理與服務(2起)、旅游資源開發(1起),基本囊括了所有旅游輿情的類別。

  2、武漢咸寧占到近半

(旅游輿情地域分布圖)

(旅游輿情地域分布圖)



  從全國范圍來看,湖北旅游關注度居于全國第10位,居中部第2位,排在河南之后,武漢則處于全國城市排名中第9位,與蘇杭關注度相近。省內情況來看,旅游城市輿情數量明顯高于其他地方。統計顯示,17個地市州12個有明顯的旅游輿情,武漢、咸寧、神農架三地居全省前列,分別達到30起、18起和12起。

  3、景區管理與服務輿情最多

  針對100起案例,荊楚網大數據輿情中心將其劃分為5個類別。從統計數據來看,省內景區管理與服務類輿情共39起占到39%居首位,其次為游客文明出行類,共有21起。無論是“青島天價蝦”還是“哈爾濱天價魚”,都是景區周邊管理和服務所引發的重大輿情,此類輿情數量最多、烈度最強。

(旅游輿情類型分布圖)

(旅游輿情類型分布圖)


  二、涉鄂旅游類輿情類型

  1、旅游資源開發類

  景區開發的各種產品對地方文化、自然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等的影響,一直是輿論場質疑與爭論的焦點。這類問題往往是從景區發展角度進行的深層次討論。近年來,共有8起該類輿情曝光,最多、最明顯的案例集中在神農架,主要針對“神農架景區建機場”,每年都會被反復提及,自2013年后質疑聲漸小。此外,今年5月曝光的“湖北4A景區內建墓地被叫停”和2013年曝光的“孝感開發商在景區炸山毀林建獨棟別墅”也屬于該類輿情。

  2、旅游消費類

  翻閱歷年旅游旺季新聞庫,發現“游客被宰”已是連年高頻詞,只不過被宰的程度各有不同。省內景區該類輿情主要集中在門票和停車收費兩個方面,共11起占到近80%,其他2起為公廁收費、1起為景區消費。景區消費題為“景區救護車先談價格后甩客”的輿情發生于2013年5月,與景區直接的物質消費無關,偏向于景區管理與服務。

  全國此類輿情引發的熱點事件尤其多,以“青島天價蝦”、“哈爾濱天價魚”最為受人關注,且易泛化,能夠牽連到所有相關部門。

  3、景區管理與服務類

  景區管理和服務是景區快速發展的核心要素。長期以來,不少景區的管理和服務都遭到了民眾的吐槽。此類輿情我省較為突出占到39%,其中,宜昌和咸寧占比最高。宜昌11起輿情該類占到6起,咸寧18起輿情該類占到9起,比例均達半數之多。分析發現,該類輿情19起為景區對突發事件的處理,僅3起與導游存在關系。此外,因景區管理和服務不到位而出現人員傷死亡的輿情共有13起,全部集中在武漢之外的地區。

  4、旅游環境類

  除了景區風景以外,景區內游覽設施、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等都能夠引起相關輿情。除了武漢市景點外,各地景區不同程度存在遠離城鎮、缺乏便利的交通和安全保障設施等特點,這樣既增大了景區的風險隱患,又加劇了景區安全事故發生的頻率。全省旅游環境類輿情共18起,環境衛生、基礎設施、交通出行等方面占到15起,其他幾起為景區的保護,如“荊門古城墻損壞嚴重 僅幾處景點保護較完好”、“咸寧漂流景區干涸停業”、“咸寧一景區小木橋垮塌”。值得注意的是,有3起提到了廁所環境衛生,分別為武漢動物園、荊州古城墻。

  5、文明出行類“文明出游”等字眼的標語在大街小巷、車站碼頭、景區餐館等不勝枚舉,但隨著出游熱情高漲,旅游市場管理方面的問題日益顯露。湖北景區不文明現象屢次發生,統計共有20起相關案例,包括“景區亂刻亂畫”、“順手牽羊”、“亂丟垃圾”等。分析發現,“亂刻亂畫”現象主要集中在知名景區,譬如植物園、木蘭天池、古隆中、武當山等;亂丟垃圾、隨地大小便等則主要集中在人流較分散景區。

  三、涉鄂旅游類輿情特征

  1、熱點輿情節假日關聯度高

  景區熱點輿情事件的發生較為集中,與節假日高度相關,且關注度高、影響范圍廣。 游客出游主要集中在節假日,而景區熱點輿情事件也集中在這段時期內,再加上特定時間段和特定地域范圍必有重大事件發生的“共識”,“節前預熱——節中參與報道突發事件——節后深入跟蹤挖掘”就成為了媒體應對景區熱點事件的統一動作。對于網民,一旦有事件發生,出游者會通過移動終端或進行實況直播,而“宅”在家的,由于“有閑”,參與輿情事件的幾率大大增加,一些事件還能喚起網民類似經歷的記憶,使其成為事件的深度參與者。

  2、地域性輿情差異相對突出

  旅游輿情與各地經濟狀況、旅游資源和交通設施等存在諸多關聯,地域性差異特別明顯。從統計結果來看,旅游資源豐富且經濟偏好地區,輿情停留在對細節的病垢上,譬如武漢、宜昌等;旅游資源豐富但經濟相對滯后區域,輿情集中在旅游環境、景區管理和服務上,譬如咸寧、神農架等。這種地域性輿情差異,對于各地的輿情預警、處置和應對具有一定借鑒和參考意義,同時,也能夠促進相關地區對景區形象和環境進行針對性的改進,提升景區形象,促使旅游更快更好發展。

  3、輿情發酵網絡化趨勢明顯

  新媒體重塑景區旅游輿論新格局。微信、微博、秒拍等平臺和運用將成為旅游輿論的重要信源,景區輿論監督或將從“有文有圖”階段迅速跨向“有聲音有視頻”的全媒體時代,輿論引導難度將增大。而隨著景區內wifi的逐步普及,網民對景區各項服務的評價、對熱點事件的參與將越來越頻繁。今年年初的“哈爾濱天價魚”,由微博延伸到主流媒體和相關部門,對哈爾濱旅游業的形象造成相當不利影響。3月份出現的“三亞導游遭東北游客辱罵”,來自網友拍攝的視頻,一經上網即引起瘋傳和熱議。后期,景區輿情網絡化趨勢將更加明顯,直接考驗管理者的水平。

  4、管理缺陷加劇輿情擴大化

  景區免費在改善民生福利的同時,也對其公共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相應的維護、管理等工作跟不上,可能導致景區資源的破壞和旅游質量的下降,從而引發甚至推升負面輿情。三峽大壩免費導致人氣爆棚,專用公路被迫封閉;長陽清江畫廊一到旺季更是暴露出配套不足、停車難等問題,類似“景區纜車坐不到棧道”,“棧道玻璃被擠壞”、“現場秩序混亂”等網友抱怨更是紛涌而至。這種管理缺陷引發的輿情,擴大趨勢日趨明顯。


  5、處置能力低下被充分暴露

  各地景區的輿情處置能力依然裹足不前,錯誤估計錯誤處置輿情的現象仍在不斷上演。 “清涼寨四字錯兩個 景區稱故意寫錯”、“仙島湖‘高價船票’被舉報 物價局:才知道”等輿情,在媒體介入下不僅沒有采取正確方式回應,還激起了輿情反彈,導致輿情擴大化。類似的案例舉不勝舉,充分暴露了相關部門輿情處置能力的低下。面對媒體和網民的質疑,景區愿意回應,網民踴躍討論,這是最好不過的,但如果不夠重視或者隨口回應,很可能不僅事件未解決,還將自身牽連進去,得不償失。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 在线精品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在线 |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