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房是人生中的大事。買到心目中的“好房子”,更不是一件易事。在短視頻時代,房產自媒體們也紛紛通過視頻方式,將各類房源信息更快地傳達給受眾。
但這些發布在線上的視頻,內容都是真實可靠的嗎?極目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部分自媒體為獲客引流,發布虛假不實信息,販賣樓市焦慮,渲染購房恐慌情緒,影響了公眾認知及決策,也給樓市良性發展造成干擾。
目前,針對部分房地產自媒體賬號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行為,北京、上海、南京、長沙、阜陽、哈爾濱、包頭等多地相繼已開展相關整治行動,杜絕夸大誤導和虛假信息傳播,確保賬號依法依規運營。
圖片
有房產自媒體為引流,炮制虛假信息
“楚河漢街SKP、三地鐵、一梯隊學校,武漢內環沙湖第四代小高層總價126W。”當看到這樣的宣傳視頻,不管買不買房,想必很多人都會好奇,如此堪稱“六邊形戰士”的樓盤究竟在哪兒?
圖片
在短視頻賬號“小景優選好房”發布的這條視頻評論區,一眾網友紛紛拋出上述疑問,而視頻作者的回復也是出奇的一致:“私信預約看房領取資料”。
極目新聞記者查看“小景優選好房”賬號,發現其所推薦的各個樓盤文案雷同,均宣稱有核心區域的核心配套資源,不僅展示的樣板間房型優越,且價格足夠誘人。不過,樓盤的具體位置及名稱,始終是個“謎”。
本周,極目新聞記者以上述短視頻賬號宣傳的“黃鶴樓雙地鐵口、武昌攔江大道一線江景現房總價95W”內容,通過微信咨詢具體樓盤名稱,對方稱“最近休年假,留電話后由助理發送資料”,始終不愿透露真實樓盤名。
直到記者以購房者身份撥打該視頻號上所留的聯系電話,“謎底”才逐漸揭開。
一位男性工作人員回復稱,他們公司線上主播有五十多人,一共有三個辦公地點,分別在武漢的后湖、白沙洲以及漢陽,僅漢陽門店就有一百多名業務員。他向記者坦言,上述宣傳的“總價126W沙湖第四代小高層”,并非正沙湖位置,而是在徐東楊園附近一處樓盤,而那一帶根本就不是學區房。此外,視頻中的樣板間也是多個樓盤視頻拼湊而成,之所以進行夸大宣傳,目的就是“引流”。
“行業這么卷,不只是我們公司這樣,你不這么播,別人也這么播。”該男子表示,他們公司的性質類似于房產中介,直接跟開發商合作賣房,他還直言“線上雖有水分,但線下沒水分”。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如出一轍的,還有短視頻賬號“小房姐的買房日記”等。該賬號大量使用外地第四代住宅視頻,以此偽造為武漢樓盤,打出“武漢第四代住宅”等大量虛假內容獲客引流。其中發布的一條視頻,轉評贊合計超過5萬。
一名資深房產經紀人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這類房產自媒體通過拼接視頻,張冠李戴制造虛假價格進行“引流”,當有購房者咨詢時,又不正面回復是否存在該套房源,只是一味地索要客戶電話,通過假價格、假房源、假信息欺騙消費者。
震驚標題博眼球
各種斷言渲染購房恐慌情緒
極目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還有部分房產自媒體熱衷于制作“刺激”的標題,販賣武漢樓市焦慮,擴散未經證實的消息數據,以所謂的“講真話”“麻辣點評”等方式打造人設博取眼球,甚至有賬號運營者,在多個視頻標題內容中發布不實言論,涉嫌開展不正當惡意競爭,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僅以“武漢棄房斷供家庭”為關鍵詞在某短視頻平臺搜索,就有多個房產自媒體賬號發布同類文案視頻,其中提及的今年以來“棄房斷供家庭”數量,從六百至八百不等,至于數據來源,無人解釋。
與此同時,還有自媒體使用“武漢房地產估計真的要死在00后手里了”“一夜之間很多業主不賣房了”等類似夸大標題博取關注,以各種論調斷言所謂的武漢樓市真相,如“最多再熬兩個月,武漢樓市鐵定發生的五件大事”等等。
在抖音和微信視頻號上,一個名為“武漢大陸房產咨詢”的賬號發布“今年買房大概率都是韭菜”“現在房子已經進入失衡狀態”等內容描述來唱衰市場,制造買房賣房焦慮,渲染購房恐慌情緒。
此外,記者注意到,還有一些mcn機構通過批量制造賬號發布“樓市焦慮”的內容來獲取流量。其中武漢抖家好房旗下多個賬號,如武漢俊杰說房-抖家好房、武漢大瑩說房|抖家好房、武漢房產李莫愁-抖家好房等多個賬號販賣樓市焦慮,使用夸大標題、曲解事實,如發布“大跳水、武漢主城四代住宅塌方、房子賣不動了就鼓勵大家生孩子”等信息來博眼球。
從整個網絡環境上來看,近年來武漢也有一些房產自媒體“黑嘴”熱衷于以通過惡意抹黑行業內一些知名企業形象的方式,來為自己制造話題、打造人設。這類網絡“黑嘴”不僅損害企業聲譽,還破壞營商環境。事實上,這種攻擊模式已蔓延至多個實體經濟領域。
虛假信息誤導公眾認知
干擾樓市正常秩序
對此,武漢房地產自媒體聯盟理事長黃峰也注意到這一現象。他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從事房產經紀行業人員多,購房客戶有限,為了搶客戶,部分經紀人博主通過注冊自媒體賬號,發布信息以此吸粉和博流量。但目前流量過于分散,獲取難度太大,注冊成為自媒體號又沒有準入門檻,發布虛假信息或唱衰樓市等成本低,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就出現了房地產自媒體目前存在的種種亂象。
“自媒體號為了吸粉和博流量造假,主要分為三種情況。”黃峰分析介紹,一種是“全盤否定”,告訴網友哪里都不能買;第二種是“以偏概全”,比如項目推出特價房,就說項目價格很低;最多的是第三種“移花接木”,比如視頻內容宣稱武漢徐東上市新樓盤,價格1萬元/平,實際畫面配發的是三環外的小區和園林,根本沒有這樣的項目,發布的是假價格、假房源、假信息。
“一些自媒體號通過‘移花接木’等虛假發布信息,吸引網友關注和咨詢,最終促成成交,達到賺取傭金的目的。”黃峰表示,這種套路確實更能吸粉和帶來流量,但不擇手段地博流量搶客戶,發布的虛假信息誤導公眾認知,干擾了樓市良性發展及擾亂行業秩序,拉低了市場預期,加重了購房者觀望情緒。
此外,虛假信息可能會誤導一些不清楚武漢樓市的外地購房者,影響購房決策,希望自媒體號堅守底線,誠信經營,同時有關部門能夠加強管理。
多地已相繼開展整治行動
有城市推出房產自媒體自律公約
今年3·15期間,央視新聞也曾對房地產自媒體傳播的各類不實信息進行過曝光。公開報道顯示,去年以來,全國多地已相繼開展房地產類自媒體相關整治行動。
據阜陽新聞網消息,去年4月12日,阜陽市房屋管理局、市網信辦、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督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五部門召開約談會,首次對抖家好房(振哥探房)、理想-樓市揭秘(抖家好房)、小馬-樓市揭秘(抖家好房)、抖家好房(楊戰清)、阜陽吳千億看房vlog、劉啟推好房(阜陽)、保晨推好房(阜陽)、馬龍樓市揭秘等8家房地產自媒體平臺(賬號)負責人進行集中約談。會上,五部門分別通報了房地產自媒體賬號存在夸大其詞的“標題”、利用項目某一事件或缺陷擴大宣傳、捏造虛假數據造謠傳謠、歪曲解讀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的文件政策等,誤導社會公眾、渲染購房恐慌情緒,對房地產市場秩序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已違反《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
去年5月,南京市多部門對存在發布不實信息、將極端個例概述為群體現象、以夸張負面敘事渲染消極情緒、蹭炒社會熱點、以偏概全設置話題等情形的125個“自媒體”賬號,通過約談、警告、行政處罰等方式,依法依規進行查處。去年7月5日,北京市網信辦聯合市住建委召開房地產領域“自媒體”大V行業指導會,提醒“自媒體”大V準確把握政策、規范信息發布、打造優質內容,引領本領域“自媒體”客觀理性發聲,切實為廣大網民提供優質內容和專業服務。
中房報報道顯示,3月14日,三亞市住建局針對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及物業服務等,連發多份通知。在《2025年三亞市房地產市場專項整治實施方案》中,整治范圍包括三亞市行政區域內所有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紀機構,以及互聯網領域在該市開展房地產銷售的經營行為。其中就包括利用中介門店、網絡端口、網絡自媒體賬號等渠道發布虛假房地產廣告、虛假房源信息等虛假宣傳行為。
3月25日,上海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消息,近期,根據網民舉報并巡查發現,部分房地產類“自媒體”賬號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罔顧事實發布“上海市中心房價要崩了”“上海樓市崩盤倒計時”等“標題黨”不實信息,誤導公眾認知,擾亂市場秩序,造成惡劣影響。上海市網信辦已協調有關部門對“銳哥經濟思維”“上海瓏錚新房”等98個違規“自媒體”賬號予以階段性禁言處置,并指導屬地網站平臺清理造謠傳謠、“標題黨”等違法違規和不良信息900余條。
紅網時刻新聞發布的消息顯示,3月31日,長沙市委網信辦聯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建局等部門組織召開房地產類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集中整治專項行動部署會,要求房地產平臺或企業內部要加強管理,對歪曲解讀數據、以偏概全唱衰整個樓市,以煽動性標題制造恐慌情緒,發布不實信息的違規賬號主動開展自查自糾;房地產領域相關協會要強化自律,明確生產發布信息負面清單,倡導房地產中介依法依規發布信息;網信、住建等部門要聯合監管,依法依規打擊典型違規賬號,處置不實有害信息。
據哈爾濱電視臺報道,4月6日,哈爾濱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成立了互聯網自媒體專業委員會。同時,協會還發布了《哈爾濱市房地產經紀行業互聯網自媒體創作者自律公約》,針對房地產經紀領域短視頻、直播等互聯網自媒體內容創作提出系統化規范要求。《公約》從身份認證、內容發布、行業監督三個層面建立全流程自律機制。具體規范如主播應在短視頻及直播畫面標注“哈爾濱市房屋交易服務平臺”從業機構備案編碼及從業人員備案編碼或佩戴“哈爾濱市房地產經紀服務人員工作牌”;在內容創作方面,明確要求不得編造傳播虛假信息、不得歪曲房地產政策、禁止以維權名義實施惡意炒作或敲詐勒索等行為,強調對房地產市場信息傳播的客觀性與完整性;房地產主播違規將被“警告”或“限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