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CEO馬斯克
8月22日消息,特斯拉已經在眾多汽車上部署了Autopilot無人駕駛技術,這是一個優勢,但是特斯拉不能因此麻痹大意。國外媒體人士馬修·德博爾(Matthew DeBord)認為,在無人駕駛技術變革中,特斯拉仍然有可能會被摧毀,因為特斯拉Autopilot的研發方式是“漸進式”的,而其它汽車制造商仿效谷歌,它們試圖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實現無人駕駛,將司機完全排除出去。
原文如下:
特斯拉經常會在新聞中出現,CEO馬斯克(Elon Musk)長袖善舞,他讓公司酷起來、性感起來,正因如此,我們很容易就會忘記特斯拉實際上已經運營10年了。
回顧過去,特斯拉的故事激動人心:自1925年克萊斯勒創辦以來,它是第一家全新的、可以真正生存的美國汽車公司,公司銷售電動汽車,懷抱拯救世界、改變世界的野心,它由充滿魅力的硅谷億萬富豪馬斯克運營,馬斯克希望將火箭送到火星。
看看汽車產業,從來不缺少激動人心的故事,但是最終這些故事無果而終。
多年來,特斯拉擊敗了否定者,從破產邊緣活了過來,不只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力,還吸引了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注意。盡管如此,汽車產業正在走進破壞時代,轉變速度越來越快,特斯拉是這一趨勢的推動者,但它能否在這一變革中生存下來仍然存在疑問。
無人駕駛汽車的方向
電動汽車的歷史已經很悠久了,但是始終無法繁榮起來。當年與特斯拉一起成立的其它電動汽車創業公司現在基本上全都退出了產業。雖然傳統汽車制造商圍繞“電動化”喋喋不休,但是公司本身的業務幾乎全部依賴于內燃機汽車。沒有人購買電動汽車,它只占了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1%,在美國等一些市場,電動汽車的銷量正在下滑。
最新還有一個主題很流行,它就是無人駕駛汽車。Uber已經扔下重磅炸彈,宣布公司要在匹茲堡(美國城市)組建一個小型無人駕駛沃爾沃車隊,超前于Lyft和通用汽車,通用汽車是Lyft的投資者。在未來幾個月,通用汽車和Lyft也會推出自己的城市無人駕駛汽車車隊。
本周二,福特公開表示,2021年準備在公路上部署一批全自動駕駛汽車,沒有方向盤,沒有踏板。
沒錯,在高速公路和偏僻小道上,特斯拉已經推出了Autopilot半自動無人駕駛技術。但是馬斯克和他的團隊采用的是“漸進式”方法,不斷改進系統增加功能。而新“游戲”似乎會按照谷歌汽車確定的方向發展下去: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實現無人駕駛,將司機完全排除出去。
風向已經改變,特斯拉能不能順勢改變呢?
很長的清單
這是一個合理的問題,因為特斯拉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下面就讓我們來列舉一下:
——2017年推出Model 3汽車,售價3.5萬美元。
——達到Model S轎車和Model X SUV的交付目標。
——讓內華達州大型電池制造廠Gigafactory投入運營。
——馬斯克希望公司在2018年之前將年產量提高到50萬輛。
——Autopilot沒有使用昂貴的激光雷達系統,特斯拉需要確保Autopilot處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最前沿。
最關鍵的問題在于:作為一家汽車公司特斯拉正在享受成功,但是成功是有代價的。特斯拉的市值與福特、通用汽車接近,這兩家汽車制造商已經成立100年,為了讓自己的制造規模可以與大型汽車制造公司分庭抗禮,特斯拉正在遭受“發展之痛”,問題還很嚴重。
不管是電動汽車還是其它汽車,開展汽車業務都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特斯拉已經不能像創業公司那樣運營了。馬斯克希望可以大幅度改進生產流程,但是自20世紀80年代豐田發起變革之后,汽車的生產流程并就沒有出現巨大的飛躍。
汽車是很復雜的產品,要大規模制造復雜的產品,對于硅谷企業來說是一大挑戰,畢竟硅谷企業的理念不同,它們信奉的是“快速推出,稍后完善”。設計一款汽車,重4000磅(約1.8噸),時速80英里,它和軟件平臺或者智能手機是完全不同的。
核心優勢
對于任何全球性汽車制造商來說,無人駕駛汽車并不是核心業務,它只是一個分支項目,這些汽車制造商有資源探索新項目。未來,無人駕駛汽車也許可以與Uber的業務整合,從而省去司機成本,大大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對于Uber CEO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來說,擁有一套強大的無人駕駛技術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所看到的無人駕駛大變革仍然處在第一階段,它能否像預期一樣發展下去,現在還不知道。真實的世界是很復雜的,人類擅于應對復雜的環境,電腦不行。
特斯拉可能會被破壞式創新摧毀。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事情,我不會感到奇怪。有時變革中的汽車公司需要為未來做好準備,因為到時它可能會被排擠出去。
到目前為止,在日常道路上,只有特斯拉將非常先進、非常安全的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在眾多汽車上。這種優勢不容忽視,但是特斯拉不能麻痹大意,自我滿足。(編譯/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