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科技
鄖西長崗嶺村:桑枝變廢為寶
2018-01-21 19:48:04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鄖西5月20日電 (金雨蒙)湖北鄖西長崗嶺村紅草溝,43歲的黃堂貴一大早就趕到了村合作社的食用菌養(yǎng)殖大棚,麻利的開始了粉菌、上架的工作。往年的他一般都是外出務工,一個月也就掙個兩千塊。今年在村里參與了養(yǎng)菌隊伍,拋開合作社的分紅,收入就超過了往年。

  這些變化都得益于湖北省科技廳扶貧工作隊的到來。如今的長崗嶺村,貧苦戶們紛紛加入了養(yǎng)菌隊伍。一家養(yǎng)上1000多袋食用菌,年增收達到兩萬元以上。

  脫貧路舉步維艱

  鄖西縣所擁有的“中國黃姜之鄉(xiāng)”稱號,曾經給當地貧窮的農民帶來致富希望。然而黃姜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水。200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啟動大規(guī)模建設,讓依靠種植黃姜發(fā)家致富的鄖西縣農民必須尋找新的致富之路。

  但是脫貧致富又是談何容易。長崗嶺村多山少地缺水,耕地面積僅一千余畝,加上土地貧瘠,十年九旱,當地村民人均年收入僅3000多元。究竟如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這些難題擺在科技廳扶貧工作隊的面前。

  “想要脫貧致富,必須發(fā)展特色產業(yè)。”湖北省科技廳扶貧工作隊隊長肖松暗下決心。養(yǎng)豬牛羊投入太大風險高,收益不穩(wěn)定。針對長崗嶺村現有產業(yè)的狀況,桑蠶業(yè)進入了肖松的視野。

  長崗嶺村有現成的500度畝桑園,養(yǎng)蠶一年可以干上兩三季,如果干得好年增收起碼在七八千。但傳統桑蠶業(yè)仍存在種種問題,勞動強度大,比較效益很低。長崗嶺村的胡余菊每年都養(yǎng)上兩季蠶,但談起來仍是一肚苦水,“養(yǎng)蠶的時候后十天特別累,打桑葉、上葉子、除沙都不能停。早上4點多就得起來,一般都得忙活到晚上12點。”患有多處結石的胡余菊習慣性地揉了揉腰,“沒有地,又常年生病。一家人一年只能靠養(yǎng)蠶掙六七千塊。”

  養(yǎng)蠶能不能機械化呢?肖松打起了這個主意。他遠赴英山多地調研,現實卻給他潑了盆冷水。“桑蠶業(yè)涉及到打桑葉、喂食、除沙多個工序,每個工序如果都引進機械設備,投入實在太大。加上養(yǎng)蠶一年只能忙活那么三個月,投入那么大產出卻不夠,比較效益實在是太低了。”

  桑樹枝成了香餑餑

  采桑養(yǎng)蠶難以機械化,不適應貧困戶的家庭情況。長崗嶺村的脫貧路到底在哪里?當地大片大片的桑樹枝,讓肖松有了新思路。經過湖北省農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專家的多方調研,基于長崗嶺村山區(qū)地理氣候條件,結合桑蠶產業(yè)桑枝下腳料廢物利用,肖松決定發(fā)展以食用菌產業(yè)為主的特色產業(yè)。

  “沒想到原本只能當柴燒的桑樹枝會成為香餑餑。”村支書毛德均說,當地有500多畝的桑園,大量桑枝過去只能被當柴燒。通過桑枝栽培技術,修剪下的桑枝條,經粉碎、裝袋、制種一系列工藝流程,進行大棚栽培,就會生長出桑蠶菌。

  “利用桑枝栽培出的食用菌不但產量高、品質優(yōu),且色澤美、口感好。養(yǎng)完菌之后的桑枝末最后還是可以供村民燒火。”對于養(yǎng)菌脫貧,肖松顯得信心十足。

  于是,省科技廳提供了150萬元的扶貧資金,大部分用于采購食用菌加工所需要的設備,以及養(yǎng)殖食用菌所需要的大棚的搭建。還先后組織村干部“三上房縣”、“四下隨州”,學習種植術,聘請技術專家,為貧困戶講解養(yǎng)殖食用菌的一些要點。

  貧困戶每提供100斤桑樹枝,就可以換購十袋已經點菌了的菌袋。只要進行適當的看管,幾個月之后,食用菌就會生長出來。“我們第一期總共是60000袋,成活率達到99.9%。這比之前預估的85%要高出10%。肖松介紹,一袋菌袋大概可以長出5斤食用菌,一般的貧困戶一年可以養(yǎng)殖1500到2000袋,按照市場價估算,每戶也貧困戶一年增收都在兩萬元以上。

  “食用菌的銷售也不是問題,村民能有門路賣出高價最好,如果市場行情不行,村合作社還可以進行兜底收購,保證村民的切身利益。”肖松顯得成竹在胸,他早早的就和隨州裕國等大型菇類公司談妥了協議。對方同意對長崗嶺村的食用菌進行兜底收購,這大大提升了食用菌養(yǎng)殖的抗風險能力。

  看到了扶貧工作隊的工作,也看到了脫貧的希望,很多貧困戶都加入了進來。55歲村民潘外平早早的就加入了養(yǎng)菌隊伍,“年紀大了外出打工也很艱難,在家養(yǎng)菌比養(yǎng)蠶也輕松多了。收入也還不錯。”消毒、裝袋,潘外平干的格外起勁。

  不僅如此,扶貧工作隊還在當地成立了養(yǎng)菌合作社,將投入的扶貧資金轉化為七成的股份,村集體和部分村民分別入股兩成和一成。這樣整個養(yǎng)菌的利潤的兩成歸村集體所有,也補充了村集體收入不足的短板,同時最大的七成收入,將再次對當地的貧困戶進行分紅。不僅自己可以單獨養(yǎng)殖食用菌,同時還可以獲得合作社的分紅,這讓大家都對養(yǎng)菌脫貧充滿了希望。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 |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 欧美漫画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日本深夜福利在线观看不卡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