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黃岡市科技局依靠科技創新支撐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集中力量解決環保領域技術瓶頸,以點帶面提高科技創新對生態建設的支撐引領作用,為黃岡市提高生態環境的綜合水平與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讓黃岡有顏值更有氣質。
今年年初,羅田縣立足“生態環境優美、產業特色明顯、科技支撐引領、城鄉宜居宜業、社會文明進步”的創建主題,全力推進生態立縣戰略,榮獲國家可繼續發展實 驗區稱號,為大別山革命老區同類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建設提供了示范和引領作用。截至目前,黃岡市已有兩個縣市通過國家科技部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驗收工作,是全 省唯一擁有兩家縣級實驗區的市州,數量位居全省之首。
以重大科研項目為載體,發揮科技對環保的支撐作用,是提升“氣質”的主要抓手。
湖 北遠東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碳粉回收及再生利用產業化開發”項目,獲科技部門150萬元項目經費支持。項目研制回收碳粉再生利用的新工藝,針對回 收碳粉再生利用中還未能攻克的技術問題和需優化完善的地方,研究開發解決方案,可形成年產3000噸的生產能力。通過項目實施,可解決回收碳粉造成的環境 壓力以及人體健康危害,推動國內回收碳粉再生利用的產業化發展,使碳粉產業朝著低溫定影、綠色節能、可持續方向發展,對整個碳粉產業起到示范作用,改變了 目前碳粉市場由日本及歐美壟斷的局面。
黃岡市天一化工有限公司通過“廢潤滑油再生基礎油清潔生產技術示范”項目與武 漢紡織大學合作,聯合研發廢潤滑油加工專利技術,2016年項目實施后,廢潤滑油中非理想組分進入渣油餾分進行綜合利用,每噸可增效1500元。該工藝流 程短、成本低、收率高、清潔環保,實現了資源和能源的循環利用,社會效益顯著。
科研平臺是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載體,是開展科學研究、集聚和培養創新人才、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的發源地。市科技局從源頭創新培養上佳的“氣質”,圍繞創新創業行動,新建環保型校企研發平臺11家。
湖北蘄農化工有限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共建“湖北省校企共建乙基氯化物清潔高效新工藝工業化研發中心”合作雙方圍繞高技術含量、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及中間體產 品開展科研,通過“乙基氯化物清潔高效新工藝工業化”項目的研發及大規模工業化應用,更改硫化過程吸收方式,原吸收液做后續工段水解液使用,實現大量“三 高”廢水直接吸收副產外售,并獲得“一種高含硫含鹽農藥廢水的處理及回收工藝”發明專利。
紅安方達環保設備工程有限 公司與江漢大學共建“氣體凈化技術湖北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在煙氣污染治理、生物質能源化利用及污染控制、覆膜濾料應用技術開發等方面展開有效合作。目 前已完成實驗研究和工業試驗,在水泥廠除塵、燒結機尾氣凈化工程中應用,凈化效果良好,除塵效率可達99.997%,對PM2.5顆粒的凈化效率可達 99.6%,排放濃度完全滿足國家新標準,完成了武漢東方駿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回火爐煙氣治理項目。
“十三五”開局之年,市科技局將積極培育環保類高新技術企業,進一步落實環保企業研發費稅前扣除政策和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協助全市環保型企業開展專利申報、專利示范企業申請工作,補貼環保類企業申報發明專利,創新驅動,用科技守衛綠水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