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經濟增亮點、為社會增活力、為百姓增福祉,體育大有可為,自當奮進
人民群眾對體育事業發展的期待是什么?體育領域深化改革的難點重點是什么?體育事業所處的時代定位又是什么?從《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改革的澎湃浪潮和運行的周密細致。中國體育展開的這張藍圖,為體育發展目標的更新、發展模式的轉變,注入了強勁動力。
深化體育改革,不是簡單的量變積累、線性增長。無論是創新體育社會組織管理,推進職業體育改革,還是創新體育場館運營,“十三五”規劃都對過往發展的積弊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破除與重構;對全民健身戰略和奧運爭光計劃內涵的解讀,也有了更富時代特征的認知;以綠色、朝陽為特征的體育產業,更應在改革發展的全局戰略中有更多擔當,展現更多光彩。
從單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轉型,意味著打破固有的思路和格局。體育改革,既有大眾需求不斷增長的倒逼,也來自自身發展規律的內生推動。清醒認識到體育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處的位置,清醒認識到體育所應發揮的多元社會價值,清醒認識到體育未來的發展潛力,從“十三五”規劃中,可以感受到傾聽各方訴求之后的思索與呼應。為經濟增亮點、為社會增活力、為百姓增福祉,體育大有可為,自當奮進。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藍圖繪就之時,也是改革開始落地之日,未來的光彩,取決于眼前的每一步。體育改革發展的目標多元、主體多元、動力多元,能否有效整合多方資源,創新思路,使得政府、社會、企業、大眾在體育改革的進程中各自發力,形成合力,是一張全新的考卷。應當意識到的是,改革是改變格局,觸動利益,防止蜻蜓點水、隔靴搔癢甚至渾水摸魚,最后成了“四不像”,這樣的教訓尤需記取。
《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猶如吹響了深化改革的沖鋒號,以開門辦體育的胸懷和思路,讓體育走進每個人的生活,綻放新的榮光,期待著藍圖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