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勵志爺爺王慶蘭。
在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的義蓬街道,有一位93歲的老人。他62歲開始養盆景,88歲開始練書法,91歲開始學國畫,92歲時,出了一本書畫集,今年93歲了,還天天騎自行車10公里。老人叫王慶蘭,是個超級勵志爺爺,完美詮釋了“活到老,學到老”。
聽了他的故事,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偷懶?昨天是重陽節,我們也借這個勵志爺爺的故事,祝天下老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62歲退休開始養盆景
實現年輕時的愿望
重陽節前一天下午,錢報記者來到了王慶蘭老人的家。王慶蘭的家,在義蓬街道頭蓬社區,是一幢二層的民居,白綠相間的墻,暗紅色門,頗有年代感,圍起來的一個園子,有近百平方,百來盆盆栽錯落其中,草木蔥郁,花朵繽紛。恍惚中,以為誤入了桃花源。
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迎了出來,著藍白條紋襯衫、深灰馬夾,系紅色領帶。他饒有興致地介紹起園中的這些寶貝花草,站立時腰背挺得筆直,行走園中,步履又帶著輕快。
“我這個園子里,現在有一百多盆花草,二十來個品種。”他用蕭山方言一一細數過來——菊花、扶桑、桂花、黃楊、木槿、大繡球、觀音竹、六月雪、一串紅、石榴……
王慶蘭和花草盆景結緣,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那年,他62歲,退休不久,剛搬到現在的這個家。
“我年輕的時候,就喜歡花草,一直想在家里搞個花園,但一直忙于奔波,而且居住條件也不好,這個心愿到退休后才實現了?!睆牡谝粋€盆景“榆樹”開始,王慶蘭當起了園丁。
選樁、養護、定枝,盆景的成長很有講究,每一步都很關鍵,王慶蘭一切從頭學起。他買了一批關于盆景造型的圖書,自己摸索。為了尋得合適的材料,他數次跑到紹興、臨安等地上山尋找樹樁、石料,帶回家構思盆景的造型。
在“鼎盛”時期,園中的盆景有三百多盆,幾乎每天都有人來觀賞,王慶蘭的園子,成了一個盆景基地,他也結識了很多愛好園藝、攝影的朋友。“我原來身體不是很好,養盆景很鍛煉身體的,小毛小病都沒有了。”
88歲學行書
91歲開始學國畫
2010年,王慶蘭87歲,也是他潛心園藝世界的第25個年頭?!梆B盆景很累人。特別是高溫天,我一天要澆30桶的水,有600斤,年紀大了,真的有點吃不消。”王慶蘭忍痛賣掉了一部分盆景,多出來的時間干什么呢?88歲的王慶蘭從書店帶回來厚厚幾本書法書,開始自學書法。
時隔近80年,再撿起毛筆字,不是件容易的事。王慶蘭不著急,慢慢臨帖,慢慢摸索。
在一樓,他有一間十平方左右的書房,是這些年他最喜歡待的地方,每天照顧完小花園,他就進入了墨香的藝術世界。
王慶蘭說,楷書是之前就會的,行書是88歲才開始學的,篆書和隸書,則是91歲再學的。“我以前換過很多工作,但每個工作都做得很好,對寫毛筆字,我也是很有信心的?!?/p>
91歲那年,有個親戚贊助他出書法集子?!拔蚁霑镏挥袝ㄌ珕握{,要再放點畫?!庇谑?,他又自學起了梅蘭竹菊的國畫。
“做人,一定要不斷做事情才有意思。我做這些事情,一是因為自己有興趣,二是因為很鍛煉身體。不管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比ツ甑祝鯌c蘭出的書畫集里,就寫了一句他很推崇的話“志者竟成,老有所為”。
現在,每天他還早起騎自行車10公里?!叭司哦鹊母邷靥煲踩ィ阆碌拇罄涮煲膊煌#刻鞊Q地方騎,要騎一個多小時,已經堅持28年了?!?/p>
“我父親很樂觀、開朗,做事又認真。”王慶蘭的小兒子說。王慶蘭有7個孩子,現在是四代人的大家庭,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