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時政
中美將磋商這條短消息 三個細節耐人尋味
2019-02-11 09:13:07   來源:人民網

一、這條關于中美磋商的消息 傳遞的不止是積極信號

假期還未結束,新聞匆匆而來。

大年初五傍晚,新華社發布消息。

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將于2月14日-15日在京舉行

新聞不長,先把全文貼在下面

新華社北京2月9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于2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將在不久前華盛頓磋商基礎上,就共同關注的問題進一步深入討論。美方工作團隊將于2月11日提前抵京。

算上標題和電頭,這條消息還不到200字。

寥寥數語,能讀出什么?

如果比照之前國內外的公開信息,再結合陶然筆記了解到的情況分析,這則短消息的內容并不簡單。

下面說點不成熟的分析,以及一些個人體會。

首先,中美經貿磋商仍在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這是個看著簡單,但并不太好理解的結論。

至少從美國方面的表態來看,好像不是這么回事。

據美國那邊的消息,就在2月7日,特朗普總統還在對記者說,在3月1日之前不會與中國國家主席會晤。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也表態稱,兩國元首稍晚可能還會會晤,“但目前這種情況還很遙遠”。

這個消息被市場理解為中美談判受挫,美國股市甚至因此連跌好幾天。

既然美國官方表態曖昧,市場又反應消極,為什么陶然筆記還要說磋商仍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原因很簡單,從過去近一年的經驗來看,在中美經貿磋商問題上,不能看美方是怎么說的,而要看是怎么做的。

就近期談判而言,美方嘴巴上總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要”,但是身體和行動很積極。

一個重要的跡象就是,自去年12月1日中美元首會晤之后,特別是去年12月下旬開始,雙方接觸頻率越來越高,美方派出的團隊陣容也越來越大。

以下是從中國商務部網站上整理的一些內容:

12月19日,中美舉行經貿問題副部級通話,就雙方關心的問題進行溝通。

12月21日,中美雙方進行副部級通話,再次就彼此共同關心的貿易平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取得新的進展。雙方還討論了下次通話和互訪的有關安排。

12月27日,商務部發言人對外回應,即便現在美方處在圣誕假期,但中美經貿團隊始終保持了密切溝通,磋商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按計劃如期推進。

1月7日至9日,中美雙方在北京舉行經貿問題副部級磋商。雙方積極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就共同關注的貿易問題和結構性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細致的交流,增進了相互理解,為解決彼此關切問題奠定了基礎。雙方同意繼續保持密切聯系。

1月24日,商務部對外宣布,劉鶴副總理將于1月30日至31日訪美,舉行中美經貿問題高級別磋商,共同推動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

上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是1月31日在華盛頓結束的。

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2月14日就要開始。

滿打滿算,不到半個月時間。

其實半個月都是說多了,如果考慮到路上往返時間,以及美方工作團隊大年初七(2月11日)就要來京磋商,實際上真正的間隔時間恐怕也就是一周左右。

美國人沒過好圣誕節,我們沒過好春節。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雙方的工作團隊都體現出極強的勤奮、專注和專業性。

白宮發布的聲明顯示,2月11日抵京的美方工作團隊依然是由副貿易代表格里什(Jeffrey Gerrish)領銜,成員名單與1月7日那次相比,增加了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威廉斯(Clete Willems)。

另據

陶然筆記了解,美方工作團隊這次來華磋商成員將近60 人,比1月7日的 24 人,人數翻了一番還不止。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中美之間的接觸頻率大大提升,美方來華談判的人數大幅度提升,工作團隊磋商緊接著就是高級別磋商。

如果雙方的溝通意愿都不積極,或者“剃頭挑子一頭熱”,不會有現在這種局面。

即將舉行的這次磋商,就是個積極信號。

其次,所謂“談判時限”不過是美方設置的輿論議題,真正的要害是停止貿易戰,達成一個雙方都認可的協議或諒解。

在1月31日那輪磋商之后,特朗普總統在會見劉鶴副總理時的有個表態:

“本輪美中經貿磋商取得了重大進展,我希望雙方盡早達成一個偉大的協議,這對我們兩個國家和世界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姆努欽財長2月中旬將率領美方經貿團隊赴華同中方繼續進行磋商。

我期待與習近平主席早日會晤,共同見證美中就經貿問題達成協議的歷史性時刻。”

這個表態也引起國內外的密切關注,大家關心的是3月1日之前,中美之間能不能就經貿問題達成協議或諒解。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大家也許會掉進美國“議程設置”的話語陷阱之中。

很多人被美國人設置的話題引著轉圈圈,恰恰忽視了談判另一方中國的態度。

什么意思呢?

所謂“3月1日”的概念,本質上是為中美經貿磋商提供的折沖。

真正的要害問題,不是時限,而是中美間到底能不能達成協議。

談得好,因為技術原因3月1日來不及達成協議,那么不妨多暫緩兩個月,比如到5月1日也不是不可以。

談得不好,時間早一點也好晚一點也罷,到時候桌子一掀,該打還得接著打。

中美磋商是雙邊談判,不能只看美方的態度,必須把中方的態度加進去,綜合考慮,才有可能最接近事實。

中國的態度,就是我們之前反復提過無數遍的那幾條。

“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態度沒有變。

“堅定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的態度沒有變。

“堅持擴大開放,高質量發展,關鍵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態度更沒有變。

了解中國這個態度,就很容易推斷中國對所謂“3月1日時限”的態度。

談得好,順其自然就能達成協議。

談得不好,其他的一些都無從談起。

一切可能的前提,是停止貿易戰。

第三,這場中美貿易戰中我們遇到的最難問題,不是怎么對付美國人,而是如何面對我們自己。

中美這場貿易戰,前前后后打了快一年了。如果從2017年8月美方啟動301調查算起,是一年半的時間。

個人的最大體會是,我們在中美貿易戰中要面對的最大問題,不是美國人,而是我們自己。

比如,因為中興事件,讓我們看清了在科技問題上面臨的短板。也讓我們認清了在科技發展方面,唯有通過開放條件下的自主創新做強自己,別無他途。

比如,在開放問題上,我們遇到了美方訴求與改革開放既有方針相一致的地方。

對于談判而言,這是好事,達成一致也很容易。

但是讓國內的人們理解這件事,卻并不容易。

要是不開放,正好落口實,你封閉,你用政策保護國內市場。

要是開放,也有人蹦出來說,你看,向美國投降了,低頭了。

里外不是人。

凡此種種,要面對的各種問題,更需要我們面對自己,認清自己,想清楚我們的最大利益在哪里。

美國人挑起貿易戰,有深刻的政治經濟訴求,本質是為美國利益服務的。

我們對付美國的挑釁,打也好,談也好,也是在“利益”二字上做文章。

維護我們的國家利益,為未來的發展爭取時間空間,盡最大努力堅持既有的發展節奏,而不被貿易戰干擾。

在當前局面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展,就是我所理解的最大利益。

在這個最大利益之下,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

記得在十九大報告里,提出了國家兩個階段的目標。

第一個階段,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兩個目標看著很美麗,但是要實現哪個都不容易,不可能“躺贏”。

中美貿易戰,讓我們更加清醒地去面對自己,其實也可以視作我們前進路上的一場“成人禮”。

只有在這場無聲博弈較量中站住了,我們未來的步子,才可能走得更穩。

二、美國人又來談判了,這三個小細節很耐人尋味!

2月9日,農歷正月初五 ,春節長假中一個特別的日子,絕大多數中國人應該還沉浸在過年的喜慶中。

有一些人已經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

當天,新華社播發了一條很短的消息,牛彈琴(bullpiano)還仔細數了一下,連標點都算上,也就不到140個字,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于2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將在不久前華盛頓磋商基礎上,就共同關注問題進一步深入討論。美方工作團隊將于2月11日提前抵京。

一句話:美國團隊馬上就要來了,接下來,就是舉世矚目的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了。

很有意思的是,中方的新聞,以及美方稍早前的聲明,都是在北京時間大年初五發布。有幾個細節,真是別有內涵,很耐人尋味。

細節一,美方抵達的時間點。

根據新華社發布的消息:

美方工作團隊2月11日提前抵京。

請注意這個關鍵詞:提前。

按照美方公布的信息:

1,2月11日, 先舉行副部級磋商,美方由副貿易代表格 里什 領銜。

2,2月14日至15日,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努欽 參加牽頭人磋商,即中方所說的“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

看出玄機了嗎?

這一輪的關鍵,是14日和15日的談判。

但美國團隊11日就抵達了北京,先舉行副部級磋商。

2月11日,正是農歷正月初七,中國春節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

也就是說,中國人剛開始上班,美國人就來談了。

有一種感覺,如果不是因為中國要放春節長假,美國團隊應該更早就到中國來談了。

這至少說明一點,美國人對這次磋商的高度重視,時間不等人,美國人也有一種緊迫感。

細節二,美方團隊的規格。

按照美方此前的聲明,這次美國官方代表團:

1,領銜的是萊特希澤和姆努欽,副貿易代表格里什領銜副部級磋商;

2,美方成員包括:

貿易代表辦公室首席農業談判官杜德、

財政部副部長馬爾帕斯、

農業部副部長麥金尼、

商務部副部長卡普蘭、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威廉斯、

能源部助理部長溫貝里;

3,還有來自

白宮、

貿易代表辦公室、

國務院、

財政部、

農業部、

商務部、

能源部的其他高級官員參加磋商。

一句話,這是一個規格相當高的團隊,來自美國各個部門,包括白宮。

很多人應該在兩個星期前,即1月30日和31日,在華盛頓與中方官員會過面。

甚至,1月7日至9日,中美在北京舉行副部級磋商,有些人就已經坐在談判桌的另一端。

短短一個多月,中美有些人已經見面至少三次了。

中國有句俗話:一回生,兩回熟,三回可就是老交情了。

這么頻繁的交手,也確實說明,中美經貿磋商進入了相當關鍵的時候,雙方正全力以赴。

細節三,美方不斷變化的措辭。

因為春節長假,滬深股市休市,股民們終于可以安心過大年。

但在華爾街,股市最近卻是上躥下跳,美國人被驚得一愣一愣的。

讓美國投資者尤其感到頭疼的是,在舉世矚目的中美經貿磋商問題上,幾乎每天都有不同消息出來。

一會有人說前景似乎很樂觀,股市漲;

一會又有人表示還有重重挑戰,股市跌;

一會說中美將在月底舉行峰會,股市很高興;

一會又說峰會還沒有定論,股市馬上有反應。

信號很多,有時候牛彈琴(bullpiano)的腦子都覺得不夠用了,但萬變不離其宗,兩點小看法吧:

1,中國人有句俗話:聽其言觀其行。跟美國人打交道,聽美國人的話,更要看美國人的行動,行動比言辭顯然更有說服力。

2,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每次談判前釋放各種信號,感覺也是美方屢試不爽的游戲了,中方也都看在眼里。

所以,這次中方很短的新聞稿里,有一句話很有意思:

雙方將在不久前華盛頓磋商基礎上,就共同關注問題進一步深入討論。

不久前華盛頓磋商,中美已經取得了重要階段性進展;現在在這個基礎上,就共同關注的問題,進一步深入討論。

大家都是老相識了。用一位朋友的玩笑話:都是千年的狐貍,還玩什么聊齋啊;是騾子是馬,就拉出來遛遛吧。

大年初七,新的苦戰又要開始了。

對中方團隊來說,不打無準備之仗,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美國人就來談判了,那很多人的春節假期,估計又奉獻給加班了。

但畢竟還在春節長假中,也不想長篇累牘,最后,三點粗淺看法吧:

1,接下來的這輪磋商,毫無疑問是近一年中美博弈中最重要的一次。 雙方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中國肯定有壓力,從美方的種種表現看,美方壓力也不小,也希望取得突破。

2,對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中美關系很重要,但辦好自己的事情更重要。對于成果,我們要保持理性;對于波折,我們更要平常心。畢竟,美方出爾反爾,我們也不是沒有過教訓。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好最壞的打算吧。

3,大年初五,與財有關的日子,中美不約而同發布了下一輪磋商訊息,或許也是一個有意思的預兆吧。 和氣生財,貿易戰必定兩敗俱傷,合作才是中美最好的選擇。這是一場智斗,雙方見招拆招。未來幾天,無疑考驗著中美雙方的智慧、謀略和魄力,當然,還有誠信!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免费观看国产v片在线 | 一本久久sm热国产片 | 亚洲性色高清在线丨 | 亚洲浓毛少妇毛茸茸 | 欧美亚洲一级在线播放 | 一色屋任你精品亚洲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