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熟悉的同事因違紀違法站在被告席上,我深刻感受到紀法‘紅線’不容觸碰。這堂‘零距離’的警示教育課,比任何說教都有震懾力。”近日,公安縣農業農村局一干部在旁聽一起職務犯罪案件庭審后深有感觸地說。
近年來,公安縣紀委監委堅持分層分類、因崗因人施策,通過創新載體、精準施教,推動警示教育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持續提升教育的針對性、滲透性和實效性。
“上醫治未病”。聚焦“關鍵少數”,該縣紀委監委注重抓早抓小,靶向發力、系統施治,制定《公安縣紀檢監察組織向同級領導班子成員通報情況、專題報告、開展談話工作指引》,重點圍繞思想認識、工作作風和日常行為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與同級領導班子成員開展提醒談話17人次,同下級“一把手”談話103人次,點對點提升教育質效。同時,還將警示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通過召開領導干部專題警示教育大會、組織領導干部監區實景體驗、服刑人員現身說法等方式,讓紀律規矩內化于心。
針對“三新”干部及年輕干部這一重點施教群體,該縣紀委監委聯動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等部門,整合縣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三袁家規家風文化館、馬鞍山紅廉教育基地等6大陣地,精心打造“四個一”警示教育“套餐”,即一場集體談話敲響警鐘,一次“青廉課堂”明紀釋法,一場交流研討分享體悟,一場實地體驗筑牢防線,累計為1200余名“三新”干部系牢廉潔“安全帶”。此外,著眼年輕干部接受能力和興趣特點,依托公安縣廉政網、“公安清風”、“孱陵在線”微信公眾號等載體,開設“通報曝光”“以案為鑒”等專欄,開發、推送微動漫、微視頻、長圖等新媒體教育產品,讓警示課堂“一觸即達”。
“以前總覺得違紀違法離自己很遠,現在才發覺誘惑考驗無處不在。”“學習了《年輕干部違紀違法案例匯編》之后,我深感不良嗜好真是我們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在縣委黨校的“青年悟清廉”交流研討會上,在場年輕干部爭相發言。
身邊案例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為提升警示教育針對性,該縣紀委監委進一步強化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發案單位的“點穴式”教育。對查辦的典型案例進行梳理,按違紀類別和違紀領域分門別類建立案件警示教育資源庫,進行教育活動時可按需選擇相關聯案例。如2024年選取案例庫中某住建領域系統窩案拍攝警示教育片《坍塌》,全縣2萬余名黨員干部深受觸動;在此基礎上,深化“兩會三文”警示教育活動,即在發案單位召開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黨員干部警示教育大會、宣讀處分決定和懺悔書,印發案件通報剖析材料,推動發案單位黨員干部深入感知紀法“震懾力”。
據悉,該縣紀委監委針對某糧食系統嚴重職務違法犯罪案件召開專題警示教育大會,會后16名黨員干部主動投案。
此外,該縣還將警示教育融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通過開展廉政家訪、家風不正案例剖析、寄送“家庭助廉”倡議書等方式,將警示課堂延伸至“八小時外”,引導領導干部及其家屬自覺增強拒腐防變免疫力,共同營造廉潔齊家良好氛圍。
“我們將持續深化分層分類警示教育模式,把精準施教與制度建設、文化涵養相結合,讓黨員干部從‘不敢腐’的震懾走向‘不想腐’的自覺,為‘清廉公安’建設注入持久動力。”該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劉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