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面解讀《深化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全媒體記者 賈冰)2109年12月17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對《湖北省深化工業產品許可證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行了政策解讀。
2018年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推進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證照分離”改革。《方案》出臺一年來為我省增強市場活力、釋放改革紅利、促進經濟發展等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
18條具體措施保障改革落地
該《方案》共分三大部分,由總體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構成,將要求細化、具體化、本地化成18條具體措施。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的基礎上,又結合我省實際和試點情況,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主要包括:一是對食品相關產品實行告知承諾審批。對申請人承諾符合審批條件并提交材料的,發證機關在受理環節經過形式審查后,當場發放許可證,并將發證信息即時通過湖北政務服務網和湖北省產品質量監管信息系統,分別推送至各地責任部門,由當地在一個月內實行證后全覆蓋例行檢查。
二是嚴格落實對期滿換證的企業“綠色通道”政策,即期滿換證企業做出生產條件未發生變化承諾的,免于實地核查。
三是開展容缺受理,對不影響實質性審查的誤填信息,允許申請人做出書面更正說明,待后置現場審查時修正,由核查組現場確認。
四是精簡審批材料。將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未受到行政處罰證明等可以通過政府信息系統查詢的材料和證明事項逐步取消。
這些措施進一步優化簡化審批流程、減輕申請企業成本和負擔。
“零跑路”讓更多企業享受改革紅利
《方案》出臺時,實施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共計24類。2019年9月18日,國務院印發《關于調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決定》調整后許可證管理的產品共10類,減少了近60%。
據統計,自2017年以來,隨著生產許可產品類別的減少,全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從3800余家減少到1585家,2200余家企業可以依法自主經營。
目前生產許可證申請、受理、審批已經全部可以在湖北政務網上辦理,申請企業只需按照要求在網上填報上傳申請單、承諾書、檢測報告,食品相關產品即可當場發證,其他產品(危險化學品除外)發證不超過9個工作日,許可證書由發證機關免費寄送申請企業,實現企業“零跑路”。
減證不減責 加大事中事后監管力度
將市場敞得更開,在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如何做到放得了,管得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將認真履行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做到減證不減責。
各市場監管部門以“雙隨機、一公開”為監管手段,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對獲證企業的日常檢查,對取消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加大產品質量監督和抽查力度,增加監督抽查頻次,加大不合格企業后處理力度,加強跟蹤抽查,推動將抽查結果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形成有效震懾。
據了解,今年我省工業產品質量穩定,未發生重大產品質量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