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上臺三年,兩岸關系如何?
5月29日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安峰山應詢指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系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支持和縱容各種“臺獨”活動,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挾洋自重,不斷拋出各種充斥“兩國論”的分裂言論,肆意攻擊大陸,煽動兩岸敵意,升高兩岸對抗,不僅惡化了兩岸關系,導致臺海形勢更趨復雜嚴峻,而且嚴重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
安峰山表示,回顧2008年至2016年間,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呈現和平發展、安定祥和的繁榮景象,對比2016年民進黨上臺后臺海形勢冰封肅殺的嚴峻局面,孰令致之,不言自明。
繼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安峰山表示,三年來,面對臺灣當局和“臺獨”勢力各種挑釁和破壞,我們毫不動搖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堅定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臺獨”分裂圖謀和行徑,同時積極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努力擴大兩岸民間各領域交流合作,持續推出包括“31條措施”、向金門供水、制發臺灣居民居住證等一系列惠臺利民的政策措施,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和同胞心靈契合。
安峰山表示,我們將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和我們一道克服困難,排除障礙,努力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扎實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這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
發布會上,安峰山介紹了各地各部門持續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取得的新成效。
搞“碰瓷”是綠營慣用選舉套路
有記者問:蔡英文近日聲稱,因大陸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其才明確表示立場,并沒有挑釁。她還稱,大陸不斷通過打壓來影響臺灣,2020年恐是臺灣最后一次選舉。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安峰山回答指出,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借口。任何企圖改變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事實的言行,都是對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兩岸同胞共同利益的嚴重挑釁。
安峰山表示,每逢島內選舉,民進黨及其當局領導人總會利用煽動兩岸敵意、升高兩岸對抗、激化矛盾沖突、惡化兩岸關系,采用故意沖撞的“碰瓷”手法,來挑釁和激怒大陸,以此制造恐怖、恐懼和仇恨來騙取選票,這是他們慣用的套路。但謊言和騙術總會有被拆穿、被識破的時候。
阻礙兩岸交流損害臺胞利益
中國科協從2002年開始發起“玉山計劃”,每年暑假都邀請臺灣大學生到北京實習。今年臺當局教育部門發函要求臺灣大學和臺灣政治大學將此活動的網絡公告下架。
安峰山應詢指出,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是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兩岸青年的利益福祉。民進黨當局對臺灣青年到大陸發展和兩岸教育交流橫加阻撓,歪曲抹黑,處心積慮地破壞兩岸教育交流,損害的是臺灣青年學子的利益福祉和發展機遇。
蔡英文當局近日動作頻頻,繼延長馬英九、吳敦義的出境管制期后,加碼限制退役將領赴大陸參加交流活動。
安峰山評論指出,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出于一黨一己之私,以政治理由限制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打壓參與兩岸交流的臺灣人士,這與臺灣民眾對加強兩岸交流的愿望背道而馳,嚴重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我們愿意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繼續深化與臺灣各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的交流合作,與廣大臺灣同胞一道,共同推動兩岸關系朝正確方向發展。
通過民主協商凝聚兩岸共識
有記者問:最近民進黨當局擬修改相關條例,赴大陸參與民主協商的人士或黨派將被適用所謂“外患罪”。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安峰山表示,民進黨當局圖謀制造“一邊一國”來蓄意升高兩岸對抗、制造兩岸敵意,這種行徑阻擋不了兩岸關系滾滾向前的潮流,而他們不斷打壓島內主張和平統一的政黨和人士,更損害了臺灣民眾的根本利益和臺灣的前途未來。
安峰山指出,民主協商是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符合兩岸民意和時代潮流。凡是有利于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事情,都應該積極推動。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兩岸雙方各政黨和各界人士都有權利也有責任發表意見,開展協商,通過民主協商來凝聚共識。
發布會上,安峰山應詢介紹,5月24日到30日,新黨主席、新中華兒女學會榮譽理事長郁慕明率臺灣各界人士代表團先后到訪大陸多地。29日上午,兩岸各界人士在京圍繞兩岸關系與民族復興的相關話題開展對話協商,深入交換意見。
押寶在外國勢力身上靠不住
有記者問:最近美國不斷打“臺灣牌”,民進黨當局明確表態,愿做美國“印太戰略”一分子,并不斷把大陸當假想敵搞各種軍演,與美一唱一和。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
安峰山應詢表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和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系,絕不允許外國勢力打“臺灣牌”損害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我們也正告臺灣民進黨當局,搞“臺獨”,把寶押在外國勢力身上是靠不住的。任何人和任何勢力都不要低估我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能力。
美國最近遏制打壓華為,外界注意到華為供應商之一臺積電表示不會停止向華為供貨。
安峰山應詢表示,此前華為公布的供應商名單里有不少臺灣企業。華為和臺灣有關企業開展合作,有助于發揮企業間的互補優勢,實現強強聯合,為兩岸經濟共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責編:岳弘彬、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