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收入可望達到15000元,是我一家過去3年收入的總和,穩定脫貧沒問題。”12月16日,武穴市梅川鎮下趙村貧困戶洪水全說,今年已第三次領到萬星面業公司發的入股分紅和務工工資。據了解,年初以來,梅川鎮459戶貧困戶參與萬星面業生姜、山藥產業扶貧,共計領取土地租金、入股分紅和務工收入資金260余萬元。
“以產業扶貧助力開局之年脫貧攻堅首戰首勝。”武穴市委書記郝勝勇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特色產業扶貧是重要抓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武穴大力推進“政府+市場主體+銀行+保險+貧困戶”五位一體產業扶貧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訂單增收、勞動就業等多種途徑,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
武穴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扶貧到戶、分戶施策,按照突出產業扶貧、體現地方特色、選準產業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形成產業優勢、實現扶貧轉型升級的要求,大力扶持貧困村和貧困戶發展產業、就業創業。通過發展湖羊養殖、龍蝦養殖、生姜山藥、苗木花卉、畜禽養殖、電子商務、生態旅游等9大產業,共網羅貧困戶8140戶、28495人,形成了“9+X”的產業扶貧格局。
在優育市場主體上,武穴建立市級領導聯系市場主體機制,及時為市場主體排憂解難。對帶動貧困戶脫貧的市場主體,其貸款保證金、保險保費由市政府承擔,并享受年利息不超過3%的貸款貼息。對今年受災嚴重的市場主體,除享受救災物資外,市政府還提供貼息貸款2000萬元,支持恢復生產和災后重建。全市認定市場主體108家,對資金有需求市場主體網羅的1494戶貧困戶,發放產業扶貧貸款4652萬元。
武穴按照“市級領導1個、鎮級3個、幫扶單位1個”的要求興建產業扶貧示范點,已建成示范點166個,打造了“萬里紅龍蝦養殖合作社”“蓮花塘村湖羊養殖基地”等一批產業示范主體及塔水橋、李興泗等6個光伏產業示范基地。武穴市銳興家庭農場網羅貧困戶32戶94人,土地入股面積213畝,入股分紅每戶每年3000元;解決勞務用工22戶,每戶每年2000至4000元,還以代購代銷、科技示范等形式,帶動貧困戶學科技、用科技,每畝節本增收300元,達到戶平年增收5500余元的目標。
政策加力,激發活力。武穴對扶貧產業項目建設率先完成、驗收合格的村等,實行“以獎代補”,落實獎勵資金209萬元。出臺《武穴市關于市場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市場主體行為,切實保障貧困戶利益,提升貧困戶滿意度和獲得感。至年底該市可望實現17949名貧困人口脫貧、25個貧困村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