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節都沒休息,加班加點施工,春節前受災戶一定能搬入新居。”6日,蘄春縣張榜鎮新路村支部書記張志權,站在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施工現場,信心滿滿。
新路村是張榜鎮11個重災村之一。“6·19”大洪水,這里的道路被沖斷,河堤、農田毀損,不少臨河房屋倒塌。災后一百天,記者重訪張榜鎮,稻谷已經收割,毀損的河堤搶修一新,9座公路橋正緊張施工。
在新路村安置點規劃圖前,記者看到,62戶災后重建房,紅頂白墻,兩層小樓,還有37戶異地搬遷扶貧新居。小區規劃有橋梁、水塘等景觀,配套有活動中心、健身小廣場。5個施工區域,多數已蓋到二層,現場100多名工人在忙碌地勞作,砌墻、拌漿和裝模板。“安置點把災后重建、異地搬遷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結合,省里統一規劃。”張志權說。
隨后,記者又來到塔林村集中安置點。洪水奪走了村里9條生命,許多沿岸農房被卷走。
村支書柯昌明介紹,安置點原是低洼之地,通過填土石方墊高,面積達到23畝,離河岸40多米,不損害山體,住這里很安全。“安置了28家倒房戶、14家異地搬遷扶貧戶,主要由國家出資,受災戶也拿一部分。有2戶傷亡重,將享受異地搬遷政策。”柯昌明說,9月29日完成招標,國慶節后將動工,春節前受災戶搬入新居有保障。
安置點不遠處,倒房戶余巧蓮坐在借住的房屋門前,安心地看著手機。“重建新房這大的事,你怎么不忙活?”記者問。“政府統一規劃建設,都替受災戶操心好了。”說完,繼續玩她的手機。(記者 黃中朝 通訊員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