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記者來到紅安新型產業園中的食品工業園,這里山中有水,水中有山,道路寬敞,廠房密集,環境宜人,隨處可見人文景觀和別具特色的傳統村落。
市委常委、紅安縣委書記余學武說:“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紅安新型產業園開工建設以來,擺脫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堅持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并重,走出了一條集約節約、循環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該縣的下陳家田緊鄰食品工業園和檀八交通線,區位優勢明顯,是很多人眼里建廠開發的“香餑餑”。然而,園區建設之初,紅安經濟開發區就將其納入生態保護區,禁止破壞山地林木和自然村落面貌。而在其規劃圖中,像這樣將自然山體、河流以及古村落等人文歷史景觀予以保留的區域也是處處可見。
紅安金源科技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萬偉說:“公司地勢盡管比較低洼,但在今年遭遇的特大洪災中,公司沒有被淹,除了紅安縣開發區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外,紅安縣的生態功能也是非常好的。”2012年,正在廣東務工的王應紅聽說家鄉在搞開發建設,他專程回到座坡新村配合拆遷。如今,王應紅搬進了新居,還在家門口就業,對比今昔變化,王應紅感慨萬分。
紅安縣開發區環保分局局長張劍波介紹,新型產業園自建設以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近5年共投入3000多萬元用于污染治理。下階段,園區還將進一步加大“雷霆行動”工作力度,為綠色園區、生態園區發展作出不懈努力。
記者在園區2號渠段中正在興建的人工湖看到,湖水清澈,植被茂盛,候鳥在湖中小島上悠閑棲息,猶如一幅美麗畫卷。(記者毛紅平 通訊員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