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員 趙妍 曾妍雯)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由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指導,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主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鄉村振興研究中心、黃岡師范學院大別山鄉村振興研究院、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WTO與湖北發展研究中心承辦,湖北中潮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學術研討會暨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2024年年會”于2024年12月7日在黃岡師范學院隆重舉行。
大會全面總結了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近兩年開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代表性成績,并對未來發展思路進行了展望,同時圍繞“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這一主題設置了主旨報告、主題報告和平行論壇環節。會議有來自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鄭州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湖北工業大學、三峽大學、長江大學、武漢工程大學、西華大學、武漢輕工大學、湖北民族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廣水市人民政府、隨縣農業農村局、湖北中潮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湖北金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60多家單位的300多位專家學者及學生代表參加。
12月7日,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學術研討會暨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2024年年會開幕。 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陳池波教授主持開幕式。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12月7日上午8時30分,大會正式開幕,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陳池波教授主持開幕式。黃岡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陳向軍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鄒進文教授、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黨委書記楊鮮蘭教授、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二級巡視員陳芳同志出席并致開幕詞。
黃岡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陳向軍教授致辭。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陳向軍教授在致辭中介紹了黃岡師范學院百年辦學的恢宏歷史、立德樹人的豐碩成果以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成效,同時指出,本次會議主題緊扣國家大政方針,聚焦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充分體現了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的與時俱進和使命擔當,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聚焦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的新時代課題開展研討交流和思維碰撞,為推進城鄉融合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為鄉村振興發展匯聚新動能,激發新活力,共同為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鄒進文教授致辭。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鄒進文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如何以城鄉融合發展帶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式現代化要求、具有湖北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子,迫切需要湖北本土學者提供高質量的理論和智力支持。本次會議圍繞城鄉融合發展核心議題展開深入研究和探討,正當其時,恰逢其勢。在此期待專家學者通過本次大會推動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有機結合,在廣袤的荊楚大地上譜寫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的輝煌篇章,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更多城鄉融合發展樣本和經驗。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黨委書記楊鮮蘭教授致辭。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楊鮮蘭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是破解新時期社會主要矛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釋放發展潛力、增強發展韌性的關鍵舉措,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本次學術研討會將為湖北城鄉融合發展帶來前沿理論成果和寶貴實踐經驗,為全面推進湖北鄉村振興和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做出重要貢獻。
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二級巡視員陳芳致辭。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陳芳在致辭中指出,深化城鄉融合發展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拓展現代化發展空間、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本次會議聚焦城鄉融合發展議題,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意義重大。希望與會專家學者探索符合湖北實際的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和鄉村全面振興新模式,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湖北經驗”,貢獻富有荊楚特色的“湖北方案”。
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WTO與湖北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家喜教授作研究會2024年工作報告。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在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工作報告環節,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WTO與湖北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家喜教授以“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賦能城鄉融合發展”為題進行了匯報。鄭家喜教授指出,研究會近兩年積極開展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立項了一大批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完成了一系列高水平學術論著,形成了一系列高質量咨詢報告。展望未來,研究會將進一步打造平臺和舞臺、建設高地和基地,發展思想庫和成果庫,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提供智力支持。
黃岡師范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夏慶利教授主持主旨報告。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華中農業大學綠色低碳發展實驗室主任、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何可教授作主旨報告。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華中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王治教授作主旨報告。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農業經濟管理系主任鄧遠建教授作主旨報告。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在主旨報告環節,華中農業大學綠色低碳發展實驗室主任、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何可教授、華中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王治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農業經濟管理系主任鄧遠建教授分別作題為《“雙碳”目標下的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發展》《退役軍人參與鄉村振興的調查與建議》《農業4.0時代農民農村生態共富的實現路徑》的報告,就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和湖北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實踐進行了分享。黃岡師范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夏慶利教授主持主旨報告會。
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湖北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院院長羅小鋒教授主持主題報告。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廣水市副市長方國全作主題報告。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院副院長易明教授作主題報告。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華中科技大學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楊進副教授作主題報告。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武漢輕工大學糧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祁華清教授作主題報告。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在主題報告環節,廣水市人民政府方國全副市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院副院長易明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楊進副教授、武漢輕工大學糧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祁華清教授分別作題為《科技賦能:構建廣水現代農業供應鏈體系》《人工智能、新型工業化與湖北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振興與農業產業發展》《適應食物消費轉型升級新趨勢深化糧食領域改革》的報告。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湖北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院院長羅小鋒教授主持主題報告會。
相關作者在平行論壇作匯報。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在平行論壇環節,來自省內外的33位專家和征文獲獎論文作者圍繞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路徑與政策、培育和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等主題進行了報告。在平行論壇一,湖北中潮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亞嬌、湖北金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雪剛、隨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李峰、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副教授劉旺霞等就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相關主題進行報告;在平行論壇二,湖北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員彭嬋娟、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潘嵐、華中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李凡略、黃岡師范學院碩士研究生龐雙策等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路徑與政策相關主題進行報告;在平行論壇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喬梅、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李剛、四川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王婷昱、浙江大學碩士研究生方心琪等就培育和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相關主題進行報告。大會邀請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顏廷武教授、長江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輝教授、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邢美華研究員、湖北工業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平教授、三峽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田野教授、湖北民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張新平教授、黃岡師范學院商學院副院長周業旺教授、湖北師范大學資源型城市研究中心主任聶亞珍教授、武漢工程大學法商學院李兆亮副教授、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常靜副教授、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副主任欒曉梅副教授、荊楚理工學院中國農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尹作亮教授等12位專家擔任各平行論壇的主持人和點評專家。
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陳池波教授宣讀頒獎決定。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論文獲獎作者分別與頒獎嘉賓合影留念。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大會總結和頒獎環節由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農經所原所長鄒進泰研究員主持。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任陳池波教授宣讀頒獎決定。本次征文活動受到了理論界和實際部門的廣泛關注,收到來自全國6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345篇論文投稿。經評議,李剛等完成的《數字化轉型促進了鄉村創新創業嗎?》等40篇論文獲征文優秀論文獎。其中,一等獎3篇,二等獎5篇,三等獎10篇,優秀獎22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吳海濤教授、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局原局長張清林、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副秘書長、湖北中潮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亞嬌分別為獲獎作者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
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副會長、黃岡師范學院商學院黨委書記劉漢成教授作大會總結。黃岡師范學院 供圖
大會最后,湖北省城鄉統籌發展研究會副會長、黃岡師范學院商學院黨委書記劉漢成教授作大會總結。他用三個“好”充分肯定了本次大會,即主題好、內容好、組織好,同時就研究會如何進一步凝心聚力、共謀發展且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