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黃岡日報全媒記者 鄒德祥) “拉絲有技巧,要翻轉過來朝左邊用勻力拉”,2月25日上午九時,位于英山縣城的湖北省夢絲匠 工蠶絲綢緞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夢絲絲業匠工坊,年過六旬的老匠工沈桂芬給幾名顧客示范拉蠶絲被。
沈桂芬使勁地拉著一片蠶絲,在幾名工人配合下,一層層蠶絲緊緊貼在一起。“我經歷了艱苦的 錘煉,日積月累地苦練技能,經我的手拉了幾千床蠶絲被,拉絲的手布滿了老繭。”沈桂芬說道。
車間主任吳紅梅接過話茬說,不懂技巧的生手會把一片蠶絲拉壞,只有熟能生巧,才能網疊均勻 ,一床蠶絲被要四個匠工師傅一片片蠶絲疊加而成,根據被芯的要求規格,慢慢拉成一張大小合適的 絲網,把拉開的絲網一層一層疊加在一起,直到達到要求的蠶絲被子重量。一床薄被子至少要十幾片 ,一床厚被子得幾十片。
“人工將晾干的絲兜拉長,最講究手藝和用心,直接決定了你的被子是否均勻蓬松、舒適透氣。 ”英山縣特色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肖寶江告訴記者,夢絲絲業匠工坊用心做蠶絲被,其產品深受市場消費者好評。
在觀摩車間,看著一床床瑩白如雪的蠶絲被,前來考察的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院長田安國深有感觸地說,一床好的蠶絲被,要匠工一絲不茍地精心巧制而成,有了這樣的實地課堂,才能讓課程 更生動,學員就能見識匠工本領,學到真知識、好技術。
此前,黃岡市“發展新電商,建強供應鏈”培訓班在黃岡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公司負責人汪龍溪 參加了培訓,拋出“橄欖枝”尋求校企合作,與黃岡市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旗下的網紅學院電商直播 平臺聯姻,把平臺作為傳播大別山絲綢文化,編織健康生活的傳播窗口,把夢絲絲業生產基地作為直 播現場,實現課堂就是基地,操作就在課堂間的兼容效果。
汪龍溪接受采訪時說,英山蠶絲被市場廣闊,蠶絲被生產企業多,于是將生產車間改造成游客 觀光、開放生產流程的接待窗口,讓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同時,企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調整營 銷思路,調整管理辦法,2023年實現產值380萬元,比2022年產值增加30%。公司2024年計劃從線上直播平臺實現銷售收入過500萬元;通過“一首歌一臺戲”送文藝下鄉,帶 火英山城鄉市場,銷售收入過300萬元;借英山旅游夏天避暑、冬季泡溫泉和滑雪的持續熱潮,吸入大 量游客觀摩夢絲絲業匠工坊,實現銷售收入200萬元,預計全年銷售總收入過千萬元。
“我們抓緊時間擴大生產,把好產品質量關,講好品牌故事,讓用戶無后顧之憂,客商自愿回來 復購,英山絲綢產業也會越來越興旺。”面對未來,汪龍溪信心十足。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