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通訊員 蔡杰 吳勇 方玉英)初冬時節,走進羅田縣鳳山鎮周家溝村,一幢幢民居鱗次櫛比,干凈整潔的柏油公路錯落有致,鄉間田野顯露出自然清新雅趣,宛如一幅富春山居圖,干群攜手同心謀劃來年新發展。
今年以來,羅田縣鳳山鎮周家溝村積極探索“黨建+”模式,村“兩委”聯合羅田縣政務和大數據局駐村工作隊,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為契機,從群眾最關心的人居環境著手,以創建美麗庭院為載體,發展特色產業,駛入鄉村振興發展快車道。
建強組織堡壘,助力“鄉村富”
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村民富不富,關鍵靠支部。周家溝村著力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激情,筑牢鄉村振興的“橋頭堡”。
在優秀農民、返鄉大學生和鄉賢中,發展預備黨員、吸收積極分子5名,接收2名村民入黨申請,配齊80后的村支部書記,增強了支部凝聚力與活力。
通過“黨建+產業”模式,村黨支部引進了熊家寨生態農業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同時引進湖北360°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年銷售農產品近5萬元,把本地的地標優品和人文美景推向全國,實現產業發展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依托地勢高、環境好的優勢,周家溝村黨員帶頭發展果蔬、糧油等特色種植業,并已發展油茶種植面積500畝,計劃在明年底發展到1000畝以上……“黨員在產業中當先鋒,村民鏈接在產業中增收致富,效果實實在在。”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勝秋說。
增顏值提氣質,繪制“鄉村美”
通過“黨建+環衛”模式,周家溝村動員村民搞好環境衛生,擦亮鄉村振興最美底色。平時,村支部采取逐戶核查驗收,對合格農戶實行“以獎代補”,獎補金每戶200元。評選出10戶衛生戶、清潔戶,以庭院小美驅動鄉村大美。
周家溝村采取“黨建+鄉風”模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致富不忘鄉鄰”的養殖大戶周發剛、“10年帶頭自發掃公路”的64歲老人張國志等5人,上榜村好人榜并進行表彰。
此外,該村修建百姓大舞臺,舉辦民歌、繪畫、書法等文體娛樂比賽12場次,變送文化為種文化,近300名不出家門口,便能享受文化大餐。
下足“繡花”功夫,夯實“鄉村穩”
周家溝村堅持“黨建+綜治”模式,以“繡花”功夫從村級事務細小處入手,干群協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村域治理格局。
在制定村規民約后,村支部通過小組會、院子會加強法治宣傳,讓群眾入腦入心入行。同時,將水網、路網管護等制度成文成冊,讓各項設施“建有所用、建有所管”。
通過定期走訪、不定期電訪,黨員干部從小問題問起、從家常話嘮起,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排憂解難到田間地頭。僅今年,已化解急難愁盼20余個,無一例綜治違法事件。
與此同時,通過黨員大會“說大事”,民主議事會“議村務”,灣組會、小組會“辦實事”,監督委員會、村務公開欄“督村務”等一系列舉措,周家溝村打通了村級綜合治理“最后一公里”。
黨建引領,百業興旺。羅田縣鳳山鎮周家溝村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把黨建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主引擎”,突出群眾的主體地位,組織群眾投入火熱實踐,讓農村群眾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最大受益者、最強建設者,闖出一條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路徑。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