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線 ( 羅擎云 南繼維 報道 )近日記者獲悉,蘄春縣通過實施“三個一批”工程,從人才引進、人才培育和鄉情感召等方面著手,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有力人才保證,社會反響很好!
一是加大力度引進一批。利用三年時間,引進200名大專以上學歷高校畢業生到村掛職或任職,引進300名具有醫學類專業學歷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到村服務,吸納4000余名高校在讀大學生到鄉鎮辦、村(社區)和農業產業基地實習實訓。實施“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選派180名優秀青年農民接受普通專科學歷教育,學費由財政負擔,畢業后回村服務不少于5年,旨在培養一批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夠示范帶動地方特色發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二是創新載體培育一批。積極推薦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參加省級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民創業主體培訓班,每年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30余期,培訓農民1500余人次。依托電子商務孵化園、李時珍蘄艾養生學院等各類培訓機構舉辦電商、艾灸人才培訓班,下鄉送課50余期,免費培訓電商人才7000余人、艾灸師2萬余名,帶動全縣近4萬人參與蘄艾產業鏈。“蘄艾艾灸師”被人社部門評定為省級勞務輸出品牌,蘄春縣連先后獲得“全國電商消貧十佳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和“全國農產品電商出村試點縣”等稱號。
三是鄉情感召帶動一批。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打好“親情牌”和“鄉情牌”,利用春節等傳統節日,持續廣泛開展人才走訪慰問活動,聘請在外優秀人才擔任名譽書記、發展顧問或招商大使,充分調動人才參與家鄉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按照“政策引導、鄉情牽手、發展共贏”的原則,發動在外優秀人才回鄉創辦經濟實體,出臺優惠政策,從用地、金融、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大力宣傳人才返鄉創業先進典型事跡,通過感召示范,吸引更多人才返鄉創業,推動鄉村組織振興、人才振興、產業振興。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