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作者 杭松 )8月16日,麻城天景山漂流景區實現今年以來單日接客量首次突破3000人,這標志著景區進入旅游旺季中“最 沸騰”的時段。
——文化元素滋養,育靈氣。
天景山漂流景區凸顯文化漂流內涵,致力于讓景區活起來、動起來。這里坐擁三張世界級文化名片:其一, 大別山之根。世界、惟一的古陸核遺址所在地;其二,世界磁谷所在地,2017年12月22日,世界水土保持學會主 席李銳等20多位中外水土保持和相關行業的權威專家經現場票決,授予麻城木子店“世界磁谷”稱號;其三,天 景山漂流位于世界地質公園——黃岡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域。麻城天景山有座“孝子山”,景區弘揚傳承 孝德文化,計劃開展“孝子(孝德)文化夏令營”“帶著孝心去漂流”活動;同時,拓寬經營發展思路,將漂流線 與周邊紅色旅游、生態觀光游、鄉村民俗游、禪宗文化游有機結合,實現一線串珠,提升旅游的多元化體驗度, 樹立良好的市場口碑。
——持續品牌營銷,擴名氣。
天景山漂流位于中國漂流谷——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下,紅色旅游圣地麻城木子店鎮境內,木子店是尋 幽、訪古、探秘、搜奇理想之所,古為“兵家要寨,巴水源頭”,震爍古今的柏舉之戰發生地,這里物華天寶, 人杰地靈,蘇東坡等名士流連于此,麻城三百六十調、東路花鼓、東山皮影等原生態藝術發祥地。2008年景區投 入運營開漂以來,十余年堅持品牌營銷不間斷,通過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發聲,擴大了景區知名度和美譽度。
——優質消費體驗,吸人氣。
天景山漂流以險趣著稱,景區投入資金對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流程及服務按照4A景區標準化運作,飛瀑 漂流采用國內最先進的漏水和雙向S滑道,安全、趣味、原生態。景區自上而下河道全程5.8公里,其中,漂流河 道上段長3公里,為爛漫畫中漂;中段長1公里,為勇士逍遙漂;下段長1.8公里,為快感飛瀑漂。優質的消費體驗 ,吸引了市場關注和人氣。
——優化營商環境,壯底氣。
為直面企業關切點,在服務上與企業“心貼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讓營商環境更有“溫度”,麻 城市加大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全力支持企業在麻城更好 更快發展。7月23日,麻城市文旅局、應急管理局、水利和湖泊局、交警大隊等單位前往景區檢查督導安全生產工 作,為保障景區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出謀劃策。8月2日,麻城市木子店鎮黨委、政府組織召開協調會,專題研究旅 游旺季車輛轉運安全管理和服務接待流程規范等問題,與企業、當地村組達成了一致意見。水深魚極樂,林茂鳥 知歸。麻城市下大氣力改善營商環境,讓企業有更好的獲得感和歸屬感,也讓企業發展信心更足。
——服務細節提升,生朝氣。
單從項目本身而言,漂流不可能避開季節性,但可利用地域生態景觀好的資源優勢和特色人文優勢,規劃設 計“主題漂流”,把單向的漂流產品改造成綜合開發的多向旅游景點,把千人一面的漂流打造成有思想、有靈魂 、有特色的主題漂流,不斷延長產業鏈,讓“過路客”變成“過夜客”。景區每年新增投入著力解決硬件設施、 配套服務滯后的“痛點”,在個性化、特色化、精細化服務上做文章,確定漂流主題,注重景區內涵式發展,跳 出傳統漂流產品單一的“框框”,依托周邊優質旅游資源,實現“詩和遠方”“動與靜”的有機結合。
——精心布局謀劃,聚財氣。
天景山漂流景區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面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和挑戰,科學安排、有序統籌、合理 調度、創新求變,采取有效措施,穩妥推進復工復產,以十足的信心迎接夏季旅游市場的“第一縷陽光”。景區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通過精心打造產品線路、市場渠道開發和營銷宣傳創新等多種途徑,努力拓展市場。 景區倡導游客線上實名制預訂門票,游客進景區時按要求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綠碼、檢測體溫、錄入信息,將疫 情防控措施落細落實,全方位保障游客放心游玩,享受清涼一夏。麻城市天景山漂流景區總經理姜杭說“我們按 照上級部門要求,抓好防疫防控的同時,跑出了復工復產的‘加速度’”。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