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城市三河口鎮扎實做好災后生產自救工作
本網訊 ( 陳 寒 )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趕在“米谷豆子、秋收冬藏”前,麻城市三河口鎮黨員干部和村民,正在忙于災后重建和生產自救。
7月10日,平斗山村牡丹園,三河口鎮黨委副書記凌衛華正在實地查看牡丹園牡丹損失情況。
7月29日下午,三河口鎮舒家畈村墩上塆,住點幫扶單位麻城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彭正元、三河口鎮黨委書記王四林等,正在慰問抗美援朝復員退伍軍人洪念會,與他促膝談心,一起探討村民生產自救良策。
7月31日,劉家河村的貧困戶們正在給食用菌排漬、清淤……
這是麻城市三河口鎮黨委、政府扎實做好災后生產自救工作的幾個小場景。
黨心連民心,暖流勝洪流。別看只是一提牛奶,那是黨心連民心的情誼;別看只是一次座談,那是給予群眾重建家園的鼓勵;別說只是一次實地勘查,那是幫助群眾生產自救的力量。
原來,2020年六七月份以來,麻城市三河口鎮連續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鎮內大小河流、塘堰、水庫,水位暴漲,道路受毀,農作物被淹,農作物受災面積大,農業減產減收嚴重。
全鎮特色產業野菊花成災12000畝,絕收4000畝,天麻受災5000畝;油料作物芝麻、花生受災5000畝,成災1000畝;糧食作物水稻受災2000畝,絕收200畝……
面對嚴重洪澇災害,三河口鎮黨委、政府堅持早字當頭、快字當先、好字為實,迅速開展抗災自救工作,把轉移安置受災群眾作為首要任務,確保災區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安定。組織水毀工程搶險加固,開展道路、橋梁維護維修。組織全鎮力量,抓實農業生產自救工作。
深入勘查摸底子
災情發生后,該鎮召開黨委會,成立生產自救領導小組,健全組織機構,廣泛宣傳發動,全力抗災救災。
安排三河口水利站、三河口農業服務中心組織專人專班負責農業災情摸底統計,及時掌握災情動態,為鎮黨委、政府抓防汛與生產自救提供信息、決策依據。
安排落實鎮村干部深入受災一線,進一步核實受災底數,制定救災方案,幫助廣大群眾,特別是貧困戶、退伍軍人安置戶開展生產自救,最大限度地把洪災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小。
發布預警出點子
針對雨情、水情、汛情和農作物生長苗期,組織農業服務中心有關技術骨干圍繞水稻等主要秋糧和芝麻、花生等經濟作物,研究制定當前在地作物防澇及災后管理技術指導意見,有效指導各村開展抗災避災減災工作。
派出多個災情核查與生產自救指導組,對以舉水河支流閆家河三河口為主的全鎮沿河兩岸行政村、以及以三河口水庫、碧綠河水庫等環庫自然塆組發生的災情情況進行實地實時動態監測,準確掌握農作物受災受損實況、科學研判災情發生趨勢。
鎮黨委、政府主要同志見縫插針,親自參與其中,掌握第一手資料。組織群眾清溝排水,除草去雜,及時補栽補種。組織農技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加強病蟲害防治。
抓緊自救探路子
鎮黨委、政府組織、水利、農業、林業等相關部門,成立黨員應急搶修突擊隊,紛紛參與到災后物資運送、道路搶修、污泥清理等工作中。
除派出災情核查與生產自救指導組外,還由三河口農業服務中心牽頭組建了4個技術服務小分隊,就近就地開展抗災避災減災和生產自救技術服務,結合鎮干部包村、村干部、扶貧工作隊、農技人員包戶,把抗災自救、科技扶貧技術服務送到家。真正做到鎮村干部和農技人員齊上陣、全下田,解決生產自救農技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
目前該鎮已實地勘查受災作物10000多畝,現場指導采取減災措施3000多畝。排漬、排澇100余處500余畝。對100多戶水產、畜禽養殖大戶進行了安全經營管理培訓。組織平斗山牡丹園采購牡丹苗6000余棵,砌石岸300米。聯系地方特色產業野菊花采購商,落實野菊花采購合同,確保全鎮野菊花產能2萬畝、貧困戶野菊花收益1.2萬畝。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