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羅田縣文旅局駐村工作隊 王新明)羅田縣勝利鎮甘家沖村是重點貧困村,通過幾年的扶貧推進,該村2019年已如期達到村出列,戶脫貧的標準。下步即將進入鄉村振興階段,為了讓每位黨員知道該村有什么,下步發展方向是什么,每個黨員要做什么及如何做等問題是當前最大的課題。就支部戰斗堡壘如何發揮更大的作用來鞏固脫貧成果,謀劃下步鄉村振興之路,村支委和駐村工作隊結合甘家沖村的實際情況,決定過上一個有意義的組織活動,將五月十一日的支部主題日活動走出會議室,讓黨旗飄揚在山崗上,讓支部立在產業上,讓每個黨員的思想統一在鄉村振興的發展上,要狠抓鄉村振興“建百景,美百村”這個大好的機遇,以支部引領,群眾發力,齊心協力出好“四張牌”。
一.利用獨特的生態和文化資源,做強鄉村旅游。甘家沖村地處羅田縣最邊遠西北部,兩省三縣的交界處,吳頭楚尾、巴水之源頭,大別山南麓,全村版圖面積3.5平方公里,東與香露觀茶廠、松子關村接壤,南與瓦學村毗鄰,西接梅花坳村、麻城木子店,北與安徽斑竹園分界,村內保存有完整的江氏祠堂、生態民居,境內有唐王寨、甘夫人墓、紅軍洞、金驢子磨麥、仙女瀑、古墓沖、野生核桃種群、油桐花等景點和傳說。深藏西北群山中古紅杜鵑,古紫藤花近三千畝的自然景觀,近日有游客感嘆天然古杜鵑和古紫藤花世間罕見的花群,文旅部門準備對該村現有的資源納入鄉村旅游規劃,堅決杜絕無序開發,保持原有的風格風貌,以獨特的自然景觀為引爆點來吸引游客,讓游客爬在山間,行在花中,談今論古,流連忘返,樂不思蜀。
二.加大綠色產業的發展,做實觀光農業。工作隊通過多年對本村進行走訪調研,征求群眾的意見,認為甘家沖村發展綠茶是最好的選擇,這里海拔500至880米之間,是最適宜種青茶的地方,常年雨量充沛,云霧繚繞,空氣濕度大,漫射光強,對茶樹生育有利,這里與一山之隔香爐觀茶廠種植園的雨水、光照、土質等地理條件相同。今年,為了響應“能人回鄉”創業,帶動家鄉經濟發展的精神,縣文旅局駐甘家沖村工作隊和村兩委聯系在上海能人胡躍威回鄉發展產業,再動員村里懂技術的村民和部分黨員一起成立了青茶種植合作社,其中,村集體占股30%,回鄉能人及五位黨員各出資入股占股60% ,貧困戶以土地或勞動入股占股10%,創辦“甘猶美青茶種植專業合作社”由村財經委員江漢金為獨立法人,實行股份制管理,已經栽種50多畝,成活率很高。下步以三組到四組之間的梯田為青茶種植的主要產業區域,打造“茶谷”自然景觀,挖掘青茶文化,以觀光農業,體驗采摘為一體的綠色觀光農業產業鏈。
三.生產加工綠色農副產品,做優特色旅游商品。將農業生產與休閑旅游和農耕文化緊密結合,從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來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只有特色的農副產品才能帶動產業興鄉之路,要打破傳統的種植習慣,向科學種植,綠色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從種植養殖的源頭抓起,將生產無公害的糧油、花生、玉米,紅薯,蔬菜、生豬等綠色健康的養生食品變為旅游商品。
四.繼續加大推進垸落整治,做美養生宜居的勝地。將傳統的農村生活與現代旅游休閑相結合,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垃圾處理、污水排放、飲水達標、人居環境、村莊基礎設施等配套建設,有效保護好鄉村原貌,將美麗鄉村建設與全域旅游有機結合,讓農田變公園,讓農村變旅游,讓村莊變別墅,讓農業變體驗,讓青山綠水變金山銀山,要使農村成為集休閑、體驗、康養、度假等幾位一體的養生勝地。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