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熊文勝 通訊員 劉含芳 王歡 )“林隊長,您來啦,快進屋里坐。”5月7日一整天,林松青在團風縣但店鎮石家莊村都忙著做一件事,將一疊疊《鞏固脫貧計劃書》裝訂成冊、備檔。第二天一大早,他便逐一到三個包保戶家中走訪,講解脫貧計劃。這三戶人家,老遠一看到他就熱情地打招呼,就像見到了親人。
林青松在村委會辦公
林松青是團風縣公安局退休干部,是一位有著43年黨齡的老黨員。2018年春天,閑不下來的他回到該局,找到政治處負責人,主動表示想發揮余熱,希望能繼續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就這樣,2019年9月,他成了但店鎮石家莊村扶貧工作隊長。
重回工作崗位,林松青激情滿滿。跟家人交代后,他簡單收拾了行李便“走馬上任”,在村委會住了下來,在村里扎了根。
走訪中
“住下來才能和村民打成一片。”林松青說,石家莊村的年輕人長年在外務工,留村的人大多因病致貧,勞動力較少。來到新的工作環境,壓力非常大,為盡快適應和開展工作,他拜駐村老隊員為師,熟悉扶貧的相關政策,快速熟悉村情、民情。
剛到村時,恰逄高溫干旱、天氣酷熱,面對嚴峻的森林防火現實,會同村干部一起徒步巡山,到村組逐戶張帖告示,戒嚴令,用手持喇叭逐組宣傳,打銅鑼沿山警示,使全村安全度過火情高發期。“別看他上了年紀、頭發花白,9—11月,他天天跟我們一起巡山,總感覺有使不完的勁兒!”村干部笑著說道。
石家莊村有11個組、18個自然塆、170戶貧困戶。白天,林松青和隊員深入村組走訪,了解貧困戶“一有兩不愁三保障”的實際惜況;晚上開展“圍爐夜談”活動,分析貧困戶致貧的主要原因,尋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經和辦法。
今年1月底,受疫情影響林松青無法回村,不知道封村后的村民過得怎么樣,他心急如焚。每天,林松青都會用電話和微信與村干部密切聯系,了解全村防疫情況,督促其對全村貧困戶進行走訪、以村干部和黨員組成志愿隊,深入貧困戶家中做好防疫工作,代購生活用品。因措施到位,目前全村無一例感染、確診。
3月解封回村后,林松青迅速開展防疫和返崗復工工作,組織該村外出務工人員進行點對點、一站式服務,使村中大部分務工人員及時返崗;安排未返崗人員參加縣人社部門進村舉辦的招聘會,盡量促成就業。
走訪貧困戶
村里的大事時刻裝在林松青腦海里,包保貧困戶的小事也常在他心上縈繞?!疤盏推拮佣际菤埣踩耍袆硬槐?,我覺得物資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绷炙汕嘟洺Hニ麄兗姨酵?,缺啥補啥,衣服、床上用品、鞋子,都自費買了新的送去,只為讓他們生活舒適一點。
老當益壯如松柏長青,正如他名字那樣,退休后仍然堅守在農村扶貧一線,將滿腔熱情全部傾注在扶貧工作中。他那單瘦而精干的身影每天來往于鄉村之間,行進在田間地頭。
有人問林松青,你有吃有喝,退休了不在家享福,跑到村里扶貧到底圖什么?他豁達一笑,“扶貧工作對我是新的挑戰,我將盡力完成各項任務,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就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