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穴市石佛寺中心衛生院護士抗疫日記
本網訊(記者 郭嬌萍 通訊員 王定軍)庚子鼠年,歲末年初。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牽動億萬“中國心”,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抗“疫”。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1月21日,石佛寺中心衛生院接到武穴市衛健局下發取消春節放假通知,第一時間召回醫院全體職工,充分做好戰前準備工作,規范啟動預檢分診臺。何院長立即到預檢分診進行工作細化安排,要求凡是進入醫院的人員必須測體溫,登記臺賬,發放口罩并詢問是否有武漢旅居史及密切接觸者,不漏檢任何一個發熱患者;預檢分診過程中出現發熱患者,立即詳細詢問流行病學史,做好登記,護送至發熱門診進行排查。醫院每天開展三次消殺工作,用消毒液噴灑院內及院門口的任何一個角落,防止院內感染。
除夕夜,本是萬家燈火、闔家團圓的日子。然而,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他們風雨無阻,無懼嚴寒,堅守著自己的崗位。那就是——我院派往火車站的醫務人員。他們從1月21日晚上開始,鎮里臨時搭建的兩個簡易帳房,沒有空調,沒有水電,沒有床鋪,冒著整夜不停的大雨,為返鄉人員測量體溫。大年三十前幾天,每天停靠十幾次列車,多的時候下車有兩三百人,他們穿著雨衣和套鞋,不分晝夜,不漏一人的測量著,用他們高度的責任心守好了全市歸鄉的大門。
其中年齡最大的就是我們的張衛英護士長,50多歲了,主動請纓前往火車站據點監測體溫。由于常年的偏頭痛,長時間熬夜,導致頭疼加劇。院里幾次想把她調回來休息,但她卻拒絕了,并且說道 : 國家危難之際,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怎能退縮……
1月26日,經院兩委討論,為了避免發生院內感染、交叉感染,規范發熱病人的處置流程,單人單間管理。最后醫院決定把三樓內兒科病區改為發熱病區,當考慮到誰去發熱病區上班時,大家都踴躍報名,包括官橋分院的護理姐妹們,不計報酬、不顧生死。
其中三樓副護士長郭金燕自武穴市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在得知醫院人手不足情況下,她迅速將自己的三個孩子,最大的三歲、小的才一歲半,分開交給公公婆婆和爸爸媽媽照料,當時她的丈夫作為一名臨床醫生已經參與一線疫情防控。她克服種種困難,主動請纓。
最后院領導綜合種種因素,安排了居紅英護士長、郭金燕、劉敏、饒楚男、魏詩夢、馮晚芳和皮愛蓮等七名護士前往發熱病區。并集中培訓,提升醫療應急保障能力,提高個人防護意識。
從接到通知到設立隔離病房,由于條件限制,我們只能將三樓設立成臨時的隔離病區。大家分工,打掃、消毒,立即劃分區域 : 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
第一次進隔離病房,護士長就站在我身邊,看著我穿衣服,一步步的指導,讓我不敢有半點馬虎。第一次出隔離病房,護士長盯著我洗手、把臉擦干凈、用酒精消毒眼鏡。護士長每天耳提面命地讓我們做好個人防護。在隔離病區,這種殷殷的關懷,帶給我的除了感動,更是前進的力量。
除了在工作上,生活上護士長也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就像媽媽一樣照顧我們的生活起居,生怕我們沒有吃好喝好,每天早上第一個起來給我們磨豆漿喝……
隔離病房的工作比想象中辛苦。由于穿著厚重封閉的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面屏還有雙層手套,聽覺、視覺及靈敏度都會下降。在給病人輸液打針的時候,尤其是在打小兒頭皮針的時候,防護面罩都是霧氣,根本看不見,但我們還是努力克服,盡量一針見血…
我們石佛寺鎮到目前為止已經確診了八例確診病人,經醫院排查送往定點醫院治療的有4例。每次來了高度疑似的病人,我們都要給他們安排單獨的病房留觀,直至救護車將其轉運。期間,我們護士要負責他們的飲食,還要給他們做安撫工作。等他們走后,我們還要負責床單位的消毒工作……
普通留觀病人最多的時候有十幾個,有時候碰到不配合的病人,他們不肯待在醫院留觀,我們只有不停的做思想工作,向他們解釋。最后實在沒有辦法我們只能24小時輪流盯著……
由于防護物資緊缺,為了不浪費,也為了避免反復穿脫,增加感染風險,大家上班之前不敢喝水,盡量避免上班時間上廁所,幾個小時連續工作,一天下來汗流浹背。團隊里最小的護士魏詩夢才22歲,在父母眼里還是沒長大的孩子,但是在一線工作也從不叫苦叫累,在工作中快速地成長,成為能獨當一面的“白衣天使”。
穿著防護服,真的很累,每次堅持5、6個小時,經常會覺得出不動氣,每次下班脫下防護服,看著臉上的勒痕,很丑很丑,但也很驕傲,因為我們是醫護人員”。
2月1日,武穴市婦幼保健院新院——武穴市“小湯山”醫院順利完工。由于醫護人員缺乏,武穴市衛健局從各個鄉鎮衛生院抽派醫務人員,我們醫院就是我們內二科的主任蘭主任和江楠護士。
江楠是我們醫院年紀比較小的,接到命令以后,二話不說,回家收拾行李,第二天就去了隔離重癥病區。經過一系列的防護知識培訓,她馬上就投入了工作。休息的時候,我們和她聊天,她 說 :“ 隔離病區的工作很辛苦,一個人負責一整個病區,患者的所有治療,吃喝拉撒,病房的消殺工作,都由她負責?!钡齾s毫無怨言,她說 :“看到病人治愈出院的那一刻,她覺得一切都很值!”
平時在家里,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穿上白大褂,就是保衛人民健康的勇士。背起四五十斤的消毒液,一句都不吭聲,你是我們石佛寺中心衛生院的驕傲!美麗的逆行者——江楠!
由于工作強度太大,我們第一批醫護人員要進行輪休。院里很多護理姐妹都踴躍報名,主動請纓到發熱病區工作,其中外科護士長周淑嫻,老黨員武慧以及程祝英。還有孩子剛滿半歲,處于哺乳期的劉檳,要知道他們都是雙職工家庭,她們的丈夫也都在一線抗疫,但他們卻毅然奔赴一線……
都說子女是爸媽永遠的牽掛,護士馮晚芳、饒楚男每次和女兒對視頻的時候,稚嫩的童音說道 : 媽媽,你怎么還沒下班呀,怎么還不回來呀……每次到這里,她們的眼眶都濕潤了。安撫孩子說,媽媽在打怪獸啊,等怪獸打跑了,就回去陪你呀!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奮斗了31天,疫情也得到了很好的緩解。根據市指揮部下達的通知,鄉鎮衛生院不再對發熱及疑似病人進行診療處置,全部轉運到市中醫院進行檢查治療,而解除隔離的患者也由我們安排專車接回。為了避免交叉感染,要求一車一人一消殺,我們醫生護士輪流運送病人。最高峰一天運送十幾趟,最晚轉運到晚上1點多。雖然很辛苦,但我們很欣慰,因為現在病人在一天天的減少……
戰疫還在繼續,我們還在堅持,每天確診病例越來越少,說明我們離勝利越來越近。救死扶傷,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初心,越是艱險越向前,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擔當。這就是我和我們石佛寺中心衛生院全體醫護人員默默奮斗在抗疫一線的點滴。全國上下還有成千上萬默默奮斗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向他們致敬!軍民一心,眾志成城,武漢加油,中國必勝!!!
編輯:曉穎